西湖申遗成功(西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十年磨一剑,西湖申遗走过了太久太长的不平凡之路。

西湖申遗成功(西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2011年6月24日,西湖申遗成功,意味着它成为中国第41个世界遗产,也是第3个获批“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的中国项目。

西湖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西湖、造福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保护西湖始终是西湖的永恒主题!

西湖申遗成功(西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西湖申报遗产范围说明:提名地的申报范围由承载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以下简称“西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6大景观组成要素的分布范围组成,并依据核心要素“西湖十景”的完整视域空间范围、结合可清晰辨认的现有地形划定边界;占地面积3322.88公顷。该范围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办法》的保护。

“西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六大承载要素包括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与西湖特色植物。

西湖自然山水由西湖的外湖、小南湖、西里湖、岳湖、北里湖五片水域(559.30公顷)与环抱于湖的北、西、南三面丘陵峰峦组成(3000多公顷),既是整个“西湖景观”基本的自然载体,也是景观的组成要素。

西湖申遗成功(西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西湖的周围空间自12世纪以来就形成了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城湖历史关系、并传衍至今,呈现为西湖景观极为独特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特征。

西湖景观格局表现为“两堤三岛”,是公元9-19世纪期间通过多次西湖疏浚工程逐渐形成的人工产物“白堤”、“苏堤”和“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共同组成,分布于整个西湖水域,形成了一系列独特而丰富的大尺度景观观赏层次,是西湖景观具有整体架构作用和广泛影响力的景观要素。

西湖申遗成功(西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西湖十景”是创始于南宋(13世纪)、并持续演变至今的10个诗意命名的系列景观单元: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他们以世代传衍的特定观赏场所和视域范围,或依托于文物古迹、或借助于自然风光,呈现出系列型的观赏主题和情感关联,分布于西湖水域及其周边地带,是”自然与人的联合作品”,属于中国原创的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手法”题名景观”留存至今的最经典、最完整、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并具有突出的”文化关联”特性,是西湖景观中最具创造性精神和艺术典范价值的核心要素。

西湖申遗成功(西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西湖景观”在上千年的持续演变过程中,由于政治、历史、区位的原因,更因其特有的景观吸引力和文化魅力,融汇和吸附了大量的中国儒释道主流文化的各类史迹,在现存上百处文化史迹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4处:保俶塔、雷峰塔遗址、六和塔、净慈寺、灵隐寺、飞来峰造像、岳飞墓(庙)、文澜阁、抱朴道院、钱塘门遗址、清行宫遗址、舞鹤赋刻石及林逋墓、西泠印社、龙井。它们分布于湖畔与群山中,承载了特别深厚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与传统,成为西湖景观作为”文化名湖”的支撑要素。

“西湖景观”在植物景观特征上具有悠久历史和突出文化象征含义的植物有:始于宋代(11-13世纪)、并传衍至今的沿西湖堤、岸间种桃、柳的特色景观,与“西湖十景”的四季观赏特征相应的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四季花卉”,以及分布于湖西群山中承载了中国茶禅文化重要价值的传统龙井茶园及其景观。

西湖申遗成功(西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本文来自作者:zx1080,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2189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