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村,圣诞节最隆重的国家

圣诞将至, 加拿大这个“最圣诞”的国家马上要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此应个景儿,说说我所见所感、亲身体验的圣诞趣闻——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窗户上的圣诞画

有一天去加拿大国民咖啡馆Tim Hortons喝咖啡。刚坐下不久,对面一张桌子上来了个戴眼镜的老人,灰白的头发在脑后还扎了个小辫子。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老人把肩上一个挺大的黑色旅行包放在桌子上,拉开拉链,里里外外忙活着。我还纳闷,来喝咖啡还背这么大一个包。一会儿,老头儿从包里拿出各种颜色的瓶瓶罐罐,画笔啊、纸啊什么的。我再打量下老头儿,果然有点艺术气质,看来是个老画家。

我看了会儿手机,再一抬头,发现老人拿着画笔在身后的窗户上画起来。先是用绿色,勾勒一个圣诞花环的绿色外形,然后又到另一扇窗户上画雪人帽子上的绿色线条。接着又拿起红色……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这才明白,原来老头儿是来给咖啡馆做圣诞节装饰的。老头儿不打底稿,很娴熟按照颜色流水作业,把每个窗户的同一颜色都画完,再换别的颜色。

不一会儿,几扇窗户装点的像模像样了,翘鼻子的雪人、圣诞花束、彩带、圣诞老人、洋洋洒洒的雪花…….没想到,电子时代的今天,居然还保留如此传统的手工做法。虽然这些图画并不完美,但它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特别生动的传达出带着温度的纯美和欢乐。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窗户旁边的顾客也被老头儿吸引,跟他问好、聊天。老头儿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热情的搭讪,听见他说的最多的就是“Busy,Busy”,看来圣诞前夕是老画家最忙的时候。

果然,在不少咖啡店都看到类似的窗户上的圣诞画。而且我居然在一家店看到了老画家的签名,节日气氛就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老画家的亲笔描摹中渐渐绚烂起来。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总感觉传统的方式更容易接近人的内心,更容易让人愉悦、感动。传统工艺、传统方式正趋于没落,亲眼所见的机会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和圣诞老人合影是传统节目

圣诞节前一个多月,各大商场就开始圣诞主题的装饰布置。年年都花样翻新,与圣诞老人的合影区是必不可少的重中之重。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每年让孩子与圣诞老人合影是圣诞节的传统活动,合影区前总是排着长队,队伍中是被领着、抱着、穿戴整齐的孩子们。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圣诞老人还没有来的时候,合影区前面立着一张牌子,上面写着:圣诞老人喂驯鹿去了。这是多好的父母给孩子们解释的理由:圣诞老人真的很忙,一会儿他忙完了来抱你们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哟。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但是孩子终归是孩子,真正见到每年给自己送礼物的圣诞老人,和一个穿着红袄、戴着眼镜、留着全脸白胡子的老头儿面对面靠近的时候,本来的欢欣雀跃往往化为看似并不愉快的相逢。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和圣诞老人坐到一起、准备留影的时候,孩子们有的直勾勾的看着身旁装扮奇特的白胡子老人,有的害羞、胆怯的低着头,有的干脆哇哇大哭。在一旁的父母也只能干着急,留下了并不都是开心大笑的瞬间。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每年过年一起照全家福的经历,一家人收拾利索、穿戴整齐的坐在照相馆的聚光灯下,本来温馨轻松的美好时刻,留下的总是拘谨呆板的影像。但若干年后,翻看这些旧照片,上面那些没有笑容甚至木讷的形象,全都成了温暖难忘的记忆。

有一张和心目中背着礼物天马行空的圣诞老人的合影,会是童年圣诞最闪亮的记忆。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免费收到圣诞老人的信

第一次来加拿大的2013年,圣诞前夕,女儿说学校让他们给圣诞老人写信了,女儿也像模像样的用英文写下了她的愿望:第一个是希望圣诞老人给她在北京的外婆一副新眼镜,因为外婆眼镜的鼻托儿坏了;第二个希望给妈妈一件更暖和的衣服,因为温尼伯的冬天让本来就怕冷的妈妈更怕冷了;第三是给爸爸一些画画的笔,因为爱画画的爸爸的很多画笔都在北京,而这里的画具很贵,爸爸只有有限的几支。信的最后,女儿才说出自己的愿望,希望圣诞老人给她一本关于圣诞节的厚一点的书。我没有想到,平时不经意的聊天内容都装进了女儿的小心思,也没想到平常不粘人、嘴不甜的小人儿用这样的方式惦记着她的亲人。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女儿说圣诞老人会给每个同学回信,信会寄到在学校留的家庭地址。我当时听了,觉得很有意思,以为一定是学校老师帮助完成的一个美好的游戏。我想为老师会统一写一封回信,帮助寄到每个孩子的家里。说到地址,我心里有点犯嘀咕,女儿当时上学时我们还没有买现在的房子,给学校留的可能是朋友家的地址。朋友圣诞节正好去美国,会不会收不到回信呢?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过了几天,好邻居莫莉娜来我家,我向她请教。莫莉娜很认真的悄悄告诉我说,如果担心女儿收不到回信,可以再写一封信给圣诞老人,上面注明现在的家庭住址就万无一失了。然后,又告诉我信封怎么写,信里面怎么留下我们现在的地址,写完之后,就近放在我们家附近的信筒里,不用贴邮票,邮局的工作人员就会办理了。

我听了觉得是个好主意,也觉得是个很神奇,不用贴邮票、邮局的工作人员在年底最忙碌的时候,居然免费为这么多孩子完成在我们看来仅仅是个骗小孩儿的游戏。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第二天,我在给圣诞老人写信的时候,再一次迷惑了。我想,如果女儿在学校给圣诞老人写的信,老师会帮助回复的话,那么我写的这封信,谁会帮我回复呢?是不是我也应该写一封回信放在里面,只是由邮局帮助递送回来呢?我写邮件问莫莉娜,莫莉娜说我不用写回信,邮局的工作人员会写回信。我更觉得神了,那得多大的工作量啊,邮局的工作人员免费为所有的孩子写圣诞老人的回信,再免费递送?!

疑惑中,我把信寄出了。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没过多久,女儿说,学校的同学已经有收到回信的了,但她还没有。我当时心里想,还好我们又写了一封。又过了两天,女儿再次问我们有没有收到回信,我心里也犯嘀咕,很怕我补写的信有什么疏漏,让女儿失望。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终于有一天,我在信箱里发现一封完全与众不同的信,信封上印着可爱的圣诞老人的图案,信纸是打印在一张漂亮的印着彩色图案的特殊信纸上,女儿的名字是手写的,信的内容既诙谐又温馨,让女儿喜不自禁。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了圣诞老人回信的全部过程:每一年圣诞节,孩子都可以免费给圣诞老人寄一封愿望信,也会收到圣诞老人的回信,这是一年一度圣诞传统,没有人当这是逗小孩儿的把戏,所有人——孩子、老师、邮递员都认真参与完成整个过程,把孩子的愿望一代一代传下去。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这是以前我从不知道的圣诞节风俗,而这一年,自己也阴差阳错的参与其中,跟着孩子一起体验了温暖、新奇和感动。没有付出一分钱,收获却如此珍贵、无价。

这是女儿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封信,她来自圣诞老人,来自一个温暖、梦幻的希望。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结语

每年从十一月开始,家家户户、大街小巷,到处都能闻到越来越浓郁的圣诞气息。对孩子们来说,神秘梦幻的圣诞老人是圣诞节的重头戏,钻烟囱,送礼物,了心愿,有圣诞老人的童年从没有寂寞。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这个问题可能无数的孩子想过、问过。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想起几年前的圣诞节,女儿曾想尽办法——圣诞前夜临睡前,给圣诞老人倒一杯牛奶、小碟上放一块饼干——早上起来,她欢呼:他真的吃了,他吃了我为他准备的点心;又一年,除了点心,女儿留了字条问侯圣诞老人,最好请他留下签名——第二天早上,她大喊,他真的来过,他给我签名了……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圣诞老人是西方圣诞文化的核心,这个传统之所以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是因为社会、家庭、父母、亲人都希望孩子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奇迹,有爱,有温暖和美好。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三)之圣诞老人的“来信”

 

(温馨提示:所有文字是建立在亲身经历上的个人感受,望不同经历、不同观点者勿喷,致谢。)

 

那些“隐于世”的加拿大传统“小店”

女儿在加拿大上高中

什么人不适合移民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本文来自作者:常悦销售向薪力,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5726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