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长一个月退休金是多少,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

今天分享解放军报记者安普忠采访期间的所感所悟,近距离体会老英雄张富清的突击、坚守与得失。

本文约16000字,估计阅读时间为40分钟。

感悟张富清的突击、坚守

■ 解放军报记者 安普忠

一位英勇无敌的战斗英雄有着怎样的生死阅历?一位战功卓著的人民功臣缘何选择偏远山城过着平凡生活?一位有着71年党龄的鲐背老人怎样矢志不渝地坚守着初心本色……

带着崇敬、好奇和疑问,记者从北京出发,乘火车、转汽车,辗转近20个小时,来到鄂西南“一脚踏三省”的来凤县,在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老建行”家属院里,找到了张富清老人的家。

在与张富清老人面对面交谈的3天时间里,老人两个鲜明的特征在记者脑海里越来越深刻:一是突击,二是坚守。

突击,彰显的是使命担当;

坚守,彰显的是初心本色。

当这两个鲜明特征在张富清老人身上完美叠加时,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纯粹”;如果用四个字,那就是“绝对纯粹”!

近段时间来,张富清老人先进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令无数人受到感动和震撼,相信人人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张富清老人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军长一个月退休金是多少,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

张富清的突击

“打胜仗靠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不怕死的勇气”

“突击队就是用身体来消耗敌人锐气和弹药,炸掉敌人碉堡,为主攻部队扫清障碍。突击队员往往是有去无回,万死一生。”对于突击队的概念,张富清老人给出的不是字典里的解释,而是自己多次参加突击队的实战感悟,“每当打攻坚战,部队都要派突击队,我每次都主动申请参加。”

明明知道是九死一生,张富清为啥每次还都主动申请?难道他真的不怕死吗?

“为了党和人民,我打仗不怕死,就是牺牲了也光荣。”张富清老人说,自从加入解放军后,他就没有怕过死。

一个在国民党部队里连进战斗班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留在后方当杂役的张富清,缘何加入解放军后一下子变成了战斗英雄?

张富清出生在陕西省洋县一个贫苦农民家中,父亲因病早逝,母亲带着他们兄妹4人艰难度日。自幼在饥饿中挣扎的大哥不幸夭折,“从来没有填饱过肚皮”的张富清因缺乏营养,直到21岁还十分瘦小,连抓壮丁的国民党部队都看不上他。

1945年,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二哥被国民党抓走,母亲四处走动,花钱托人,这才用在外面靠当长工换口饭吃的张富清换回了二哥。国民党部队嫌他矮小羸弱,几次都不接收,在乡联保处被关押近两年后才送到部队,但只是当了一个做饭、喂马、洗衣服、打扫卫生的杂役。

1948年3月,张富清所在的国民党部队,在瓦子街战役被解放军打垮,后方杂役人员四处逃散。

张富清小时候在村里听过地下党的宣传,知道共产党是为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党,实行“耕者有其田”,减租减息,解决劳动人民受剥削的问题。但是,当被解放军收容时,他还是感到十分吃惊: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部队?!

“解放军告诉我:如果参加解放军,我们十分欢迎;如果想回家,我们不但给你发通行证,还给路费。”张富清老人回忆说,“我当时真的很想回家,但苦于不知道路,路上吃饭也是个大问题,虽然解放军答应给盘缠,但兵荒马乱的,能不能买到吃的都不知道,更害怕再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再看看解放军确实与国民党部队不一样,这才决心留下来,成为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359旅718团2营6连一名战士。”

在解放战士张富清眼里,解放军和国民党部队的区别何啻天壤:“国民党官兵又抢又赌,团长一夜能输掉全团的军饷。而解放军很仁义、很规矩,从不拿老百姓东西,借什么一定归还,损坏了赔新的……”“战友之间亲如兄弟,行军、打仗处处有人帮助我、保护我……”

在军阀部队里经常挨打受侮的张富清,入伍后很快发现解放军的不同,两相对比,让他清楚地看到解放军好、共产党亲。

部队的教育,更让张富清明白了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的道理,使他坚定了理想信念,决定一辈子听党的话、跟党走,也在骨子里注入了不怕牺牲的勇气。

“打胜仗靠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不怕死的勇气。你怕死,不见得不死,畏畏缩缩不敢战斗,往往可能被敌人打死;你不怕死,勇猛顽强地打,说不定还真死不了。战争就是这样,你战胜不了他,他就会战胜你。”这是张富清在实战中悟出的道道,“当时我的身体虽然十分单薄,但我打仗十分勇敢,一点儿也不怕死。部队打仗遇到困难,用这样的人当突击队员,才能完成任务。所以,每次攻坚战,突击队里都有我。”

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不怕死的勇气从哪里来?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张富清老人始终把坚定的信仰信念放在第一位,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信仰”。有了信仰,他就不怕牺牲;有了信仰,他随时做到党让干啥就干啥;有了信仰,他就不怕艰苦;有了信仰,他从来不为私心杂念所累;有了信仰,奉献在他看来就在情理之中……信仰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为什么那么重要?张富清老人用一生的突击与坚守为我们作出了响亮回答!

军长一个月退休金是多少,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

西北野战军第2纵司令员王震为战斗英雄张富清佩戴军功章时的大会场景。

“比起牺牲的战友来,我有什么功劳啊?!我有什么资格拿出这些军功章显摆啊”

九死一生的张富清醒来后了解到,至28日上午10时,战斗胜利结束,敌第76军25000余人全部被歼,连军长也做了俘虏。但我军也付出惨重代价,一夜之间,仅1营就换了3个营长,而他们6连换了8个连长!

“看到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我嚎啕大哭。那天晚上,我哭了很长时间,几乎一夜没睡……”谈到这里,张富清老人声泪俱下,哽咽难言。他任凭泪水流淌,老伴孙玉兰忙拿来纸巾为他拭泪,记者也陪着老人泪流不止。等了很久很久,老人才平静下来:“这时,我又想起突击队的另外两名战友,我把他们带了上去,跳下城墙后却再也没有见到他们。”

“好兄弟,你们在哪里呀,快点回来吧……”“对不起呀兄弟,都怪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第二天,张富清出去找他们,边哭边找,可城里城外转了好几遍,可始终没有找到他们的踪影。

“我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长得什么样子也比较模糊了,仅有一点儿印象……”潸然泪下的张富清老人十分愧疚地哭喊到:“战友啊,你们在哪里?!”

每年春节、清明、八一,张富清都会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一个人含着热泪,默默地向着西北方向敬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是战友对战友的思念,更是英雄对英雄的缅怀。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好多都不在了,他们的功劳、贡献都比我大,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真正为党和人民立下大功的人。比起牺牲的战友来,我有什么功劳啊?!我有什么资格拿出这些军功章显摆啊?!”讲到这里,张富清老泪横流,嗓子沙哑。

这就是老人数十年守口如瓶,深藏功名的谜底!每次获得奖章和证书,张富清就把它装进枕头包里,再也不会拿出来。后来,到文化速成中学上学时,他买了个皮箱,用一块红布把拿生命换来的奖章和证书包裹好,锁在箱底,封存至今。

“党给我的荣誉已经很高很多了,我现在吃的、穿的、住的都很好,我很满足,很幸福,比起牺牲的战友,他们连向党提要求的机会都没有……”张富清老人含着热泪说,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都不能忘本,要记住他们,纪念他们,把他们留在我们心里。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是张富清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每次吟唱都禁不住泪如雨下,“如果没有战友的关心和保护,我可能早就牺牲了……”

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从哪里来?就是从我们官兵一致、亲如兄弟的战友情中来。在激烈对抗的战场上,团队精神至关重要,大家只有心朝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有胜算的机会,这就是一支部队胜败的“锁钥”。古人讲“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永丰战役之后,国民党西北部队兵败如山倒,我西北野战军进入战略反攻。1949年底到1951年2年间,张富清所在的部队,主要处于追击状态,打仗虽然没有那么残酷了,但行军却十分艰苦。

连吃饭都在赶路,有时候用帽子、衣襟、树叶盛上饭边吃边走;很少有鞋子穿,有时候一两个月全是光着脚板走路;没有衣服换洗,反复被血、汗浸透的衣服散发出恶臭,成为虱子的天堂,后来用热水一烫,水盆里漂了厚厚一层……就这样,张富清和战友们一路从陕北走到新疆喀什,此后驻守当地,开荒种田、建设营房。

“新中国不容侵犯,我去!”1953年初,中央军委从各大军区抽调有作战经验的连职以上军官,到北京集中,准备入朝作战,在2军教导团任副连长的张富清主动申请并得到批准。

半个月后,他和一批战友又靠双脚从喀什丈量到北京。在一个来月的行军时间里,他们走路靠脚板,吃饭啃干粮,睡是露天房,躺是地当床,口鼻常流血,到达北京时身体极度疲惫,军委领导安排他们休息一个星期。

恰在此时,朝鲜战争签署停战协议,军委便决定让这批部队骨干上文化补习班。张富清被安排到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参加了为期两年的文化学习。

军长一个月退休金是多少,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

张富清老人的军功章。

“在部队打仗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苦?!党叫去哪里就去哪里,党叫干啥就干啥”

1959年初,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上下大抓粮食生产,县里的骨干都被派下去抓农业,解决吃饭问题。刚从地委党校毕业的张富清,被派到来凤县出了名的穷地方——三胡区任副区长。

当时,城里的人常这样打趣三胡区:三胡的人,都是吃稀饭的,如果看到衣服上有稀饭渍,准是三胡来的。

到了三胡,张富清才知道什么叫穷:很多家庭揭不开锅,几乎天天以菜代饭,就这也很难填饱肚子;有些人连衣服都没得穿,“用线把一些烂布连起来遮丑”……

张富清不怕苦,可他见不得老百姓受苦。看到三胡如此贫穷,张富清非常难过,经常把自己的积蓄抽出一些接济乡亲,可这毕竟是杯水车薪,连燃眉之急都难解决。

“幸福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张富清下定决心,“党把我派到这里来,我一定尽到应尽的责任,想方设法把生产抓上去,给群众搞碗饭吃!”

作为包村驻队干部,张富清住进最困难、最贫穷的社员家里。那时候群众都很穷,谁家也没有多余的房间和床铺。张富清就在柴房、仓库甚至是牲口圈里找个地方,铺点稻草住下来。

部队打胜仗靠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地方抓生产也要靠领导干部带头干。白天,张富清和社员一起下地干农活;晚上,他还要组织队干部开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为了讨好房东,等人家都休息了,他还要忙打扫院子,挑满水缸……“那时候手上的血泡没断过,肩膀总是血红血红的……”

不管多苦、多累、多委屈,张富清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和群众交谈时总是一脸的笑。他用行动和真情打动了群众,大家的生产积极性被带动起来,这个村当年就按时完成了公余粮任务,社员也有了杂粮吃。与此同时,由于他管理有方,不徇私情,机关商业经营也扭亏为盈,略有剩余。

“他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工作,一个月至少要在农村住20天,只有回区里开会才回趟家,每到农忙时节,就一直住在农村不回来。孩子们想爸爸了,就跑到村里去找他……”孙玉兰埋怨说。

“没办法,那时候国家的任务非常要紧,公余粮任务完不成不行呀!”张富清老人抱歉地说。

这个村刚刚搞好,他又被派到另一个困难村去攻坚。在农村工作的20多年里,少则一年,多则两年,张富清就要“转移一次阵地”。他究竟住过多少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那些年,自己像部队里的突击队员一样,哪里困难就把他调到哪里去,到处打攻坚战。

“最苦最累的是背粪上山。我身体矮小,但背的又不能比群众少,只好咬牙硬撑着,人粪、牛粪流得满身都是……”

“记忆最深的是饿肚子。我吃住在最穷的社员家里,虽然交的伙食费不少,可群众不舍得多做饭,我经常吃不饱,整天饿着肚子干活,但又不敢说,只好喝点凉水来充饥……”

“最难熬的是夜里。你刚躺下,跳蚤和蚊子便展开‘联合攻击’,我把手帕、衣服拿在手里边睡边摇,困极了就把脸一盖‘消极防御’,早上起来浑身是包。后来才想办法搞点六六六药粉撒在地铺上。这样好一点,但仍然不能完全杜绝……”

“说实话,在农村工作,比我在部队打仗、当突击队员困难得多!”回忆起包队住村时的艰辛与无奈,张富清老人感慨万千,“战场上我只要勇敢杀敌就行,但在农村,把嘴皮子磨破也很难说服群众。有的干部吃不了这些苦,更受不了这些委屈,宁愿干部都不当了。”

一天,张富清接到通知,晚上要赶回区里开会。由于有几十里的山路要走,干了一天农活的他没有吃饭便出发了。半路走到一座木桥时,又累又饿的张富清晕了过去,一头栽到河里,幸好被同行的人及时打救上来,这才躲过一劫。闻讯赶往医院的孙玉兰看到受伤的他,心疼地说他“命真大”。

您有没有动摇过?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富清老人回答说:“在部队打仗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苦?!党叫去哪里就去哪里,党叫干啥就干啥,一定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看到群众一年比一年富裕,口粮慢慢地有了,我心里感到特别高兴。”

“党员干部就应该敢啃‘硬骨头’,干得了要干,干不了也要干”

1975年,张富清调任卯洞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当时,县委提出社社通公路目标,全县掀起修路高潮。年过半百的张富清主动提出把实施难度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基础条件最差的高洞管理区分给自己。

高洞地处湖北与四川(今为重庆)交界处,所有村寨都在四面悬崖的高山界上,什么东西都靠肩挑背驮。当时高洞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红薯个个清水汤,土家儿女饿得慌,哪会年年老模样,修通公路就解放……”

“党员干部就应该敢啃‘硬骨头’,干得了要干,干不了也要干。”面对家人和同事的不解,张富清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是党的人,遇到困难我不上谁上?”

沿着挂在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道,张富清走了4个多小时才来到高洞。

“没有路,大家有点东西卖不出去,想买的东西买不进来,修路是致富的必由之路。”张富清和社员们一起商量,平时把农活打紧一些,农闲时集中力量,把所有劳动力集中起来修路。

社员们认为张富清说的在理,每年都挤出一两个月时间来修路。为了提高效率,他和乡亲们吃住在一起,每天天不亮就上工,一直干到晚上,中午在工地上吃点土豆简单对付。没有专业工具,他们就用原始的农具干活,主要靠肩挑、背扛、人抬,实在搞不定了,才舍得用贷款买来的炸药去炸。

当年参加修路的群众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最险最难的鸡爪山,53岁的张富清腰间系着绳索,像蜘蛛一样趴在岩壁上,握钢钎,轮大锤,打炮眼……

断断续续干了两三年,终于使高洞实现了通路梦想,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都可以通行。

卯洞的金丝桐油和茶叶品质很好,特别是桐油,走俏全国,价格比食用油高一倍。可当地群众抱着“摇钱树”却不会发大财,仅靠原始树林搞生产。

张富清看到了商机,他一方面加强老林管理,建立护林员制度,禁止砍伐和放牛。另一方面,带领群众开荒植树,把四五千亩的山坡变成梯田,栽上油桐树、茶树,而后开办桐油加工厂。他还办了个畜牧场,既解决了群众吃肉难题,还能生产农家肥,为树林提供肥料。

两年后,大家的劳动换来了收益,每个小队年收入都在两三千块钱以上。人们的生活逐渐改善了,有饭吃了,有衣穿了,有房住了,家家户户过年还能杀头猪,过上了有肉吃、有油吃的好日子。

如今,原卯洞公社所辖的二三十个村,已全部脱贫出列。当年张富清主持修建的道路,已拓宽硬化,变成康庄大道;高洞几乎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

1979年夏,随着一纸调令,55岁的张富清要离开卯洞、离开大山,回县城任职。消息不胫而走,群众依依不舍。他对这片大山倾注的深情,山里的老百姓感受得真真切切。

一时间,许多群众打算翻山越岭到卯洞来送别。公社连忙通知: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每村派一名干部代表和一名群众代表即可,不要来人太多。

即便如此,张富清走的那天早上,一开门,仍满眼是人。有的社员是头天晚上赶来的,在门前坐了大半夜;有的要送他自己做的小竹椅,有的捧着吃的东西……

军长一个月退休金是多少,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

左腿截肢的张富清依靠支撑架在家里活动。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我必须重新站起来,至少做到生活自理,不能坐在轮椅上让人照顾”

2012年4月,88岁高龄的张富清左膝脓肿,多地治疗不见好转,医生最后诊断,必须高位截肢。

“必须截肢吗?不截行吗?”

“那您要腿还是要命?”

“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截了肢还怎么干啊!”

“您都离休那么多年了,还有什么事要做呀?”

“我虽然离休了,但一直帮着银行开展业务。我认识的人多,大家也都信任我,能帮上不少忙呢……”

“战争年代腿都没掉,没想到和平时期腿掉了!”从手术台上下来,张富清老人暗自流泪:“我以后是不是就成为一个废人了?什么都干不了,还要拖累子女们!”

但在家人和医生面前,天生乐观的张富清从来没有显露出半点痛苦和悲伤,而是非常积极地配合治疗。伤口刚刚愈合,他便用一条独腿做支撑,先是沿着病床移动,后来慢慢地扶着墙壁练习走路。

“你这是干啥呀?”老伴心疼又担心。

“我既然不能为国家作贡献,那就少给组织添麻烦,不给儿女添负担。”张富清老人说,“我必须重新站起来,至少做到生活自理,不能坐在轮椅上让人照顾。”

就这样,这位老突击队员又一次发起冲锋。但此时的张富清毕竟年事已高,每走一趟都汗如雨下,把衣服浸得透湿。一开始,掌握不好平衡,他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手术创面往往是刚刚愈合又被碰破,头上经常磕出包来,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有一次,他不小心摔破了胳膊,扶墙站起来时,好几道血印留在墙面上。

经过近一年的锻炼,张富清老人终于能独立行走,可以拄着支架上下楼,到街上去买菜,实现了生活自理!

当他隐藏了几十年的战功因退役军人信息登记而为世人所知时,来凤县宣传部多次安排记者去采访,他都拒不接受。后来,湖北日报和楚天都市报记者谎称是组织上派来了解情况的,张富清老人才把一些情况向他们作了介绍。

第二天看到报纸后,他把带记者过来的张健全批了一顿:“不是说组织了解情况吗?怎么成了记者采访?”从此,张富清老人再也不接受任何人采访。

但这个一生绝对服从组织安排、把党和人民利益举过头顶的人,也有自己的“软肋”,而且很快被“眼尖”的记者抓住,一戳就准:“把您的故事讲出来,让更多的人受教育,比战争年代炸碉堡还有意义……”“这是组织安排的,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和平时期军人立功的好机会……”

听说这是组织的需要,对党和国家有利,这位95岁的老人又一次打起精神,当起突击队员来。军事频道去拍《军旅人生》专栏节目,当时张富清老人正在住院,听说要完成这个采访任务,他二话没说,立即出院。张富清老人不厌其烦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最后眼睛被补光灯照地直流泪,但他仍然坚持着。在他看来,这是组织交给的任务,必须拿出突击队员的劲头来完成!

张富清的坚守

“忠孝不能两全,干好工作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尽孝”

奉献和牺牲从来都是相伴而行,大凡作出奉献的人必然要付出代价。扎根山区60余载,张富清从来没有后悔过,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个终生难以释怀的痛点——他为在母亲临终前,未能回去见上最后一面而深感内疚,自责至今。

母亲弥留之际,二哥拍来加急电报,希望他能回趟家,与母亲最后相见。但当时生产任务正紧,如果他请假回去,任务就无法完成。一边是日夜思念的母亲,一边是无法抽身的工作,到底怎么办?回还是不回?张富清陷入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中。

思来想去,张富清最终还是向组织作了汇报,请求回家看望母亲。领导听了十分同情,但没有准假,只是答应可以借点钱给他寄回家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我怎么可以在组织最需要的时候离开岗位呢!”领导不批假是意料之中的事,张富清没有埋怨,反而自责起来。他从财务借了200块钱寄回家中,然后便把悲痛埋藏在心底,一头扎进工作中:“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老娘啊,您原谅我这个不孝之子吧!”

二哥发来第二封电报时,母亲已经带着遗憾溘然长逝。家人要求他火速赶回,与母亲遗体作最后告别,安葬母亲。此时,正在参加财务系统培训的张富清接到电报后,找个没人的地方跪地痛哭:“老娘啊,儿子不孝啊!儿子对不起您啊……”

悲痛过后,张富清把电报收藏起来。这一次,他没有犹豫,毅然断掉回家奔丧的念头,就这样母子二人天人永隔。

张富清在日记中写到:干好工作,就是对亲人最好的报答;干好工作,就是对母亲最好的尽孝!

如果母亲在天有灵,能看到张富清为山区人民所做的一切,能看到山区人民对张富清的爱戴之情,她一定会感到欣慰,感到自豪!

“母亲去世时,只要我请假,组织上一定会批准。我之所以没有回去,一是路途实在太远,没有十天半月回不到家,等我到家,母亲头期已过,早已安葬,不可能见上最后一面;二是缺钱,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30多块钱,上次借的200块钱需要两三年才能还清,如果再借钱,实在不堪重负……”每当想起这件人生最大的憾事,张富清总是泪如泉涌。

如果当初选择回老家工作?如果转业留在大城市……记者心底里提出的这些“如果”,不知道张富清想过没有?

“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我们要相信组织、相信党”

张富清转业到地方工作的30年,是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家家都为生计发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张富清先后分管过县城的粮油供应、三胡区供销社和卯洞公社船厂、桐油经销等,可以说每个岗位都是“肥缺”,稍微“灵活一点”,至少全家人不会饿肚子。

“我小时候在卯洞长大,读书的时候是饿大的!”张健全对童年记忆最深的就是饥饿,“母亲每次打饭,我们兄弟姐妹4人都瞪大眼盯着桌子上的碗,看哪个稍多一点就先下手为强。”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靠他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6口,不精打细算不行啊!”孙玉兰无奈地说,“生怕口粮吃不到月底,每次做饭,我抓上一把米后总是松一下手,好让米粒再漏回一点……”

一次,张富清回区里开会,孙玉兰用青菜和面粉做了一大罐菜疙瘩,虽然没有放油,也没有放盐,但小两口吃得那个香啊!

“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这个,那就太好了!”张富清高兴地对妻子说。

“那是我这辈子吃得最香的一顿饭!”直到今天,每当提起那顿“美餐”,张富清老人仍然不由自主地咂咂嘴巴,回味无穷。

由于生活困难,当时不少干部都会向单位借钱,但张富清从未向组织反映过任何困难,也从未享受过任何困难补贴。就连自己的工资,他也从来没有查看过,“组织给多少我就要多少。钱少了不够花,就计划着开支”。

军长一个月退休金是多少,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

张富清和老伴在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里看电视。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对党忠诚,就是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不能搞变通”

张富清转业初期,按照国家拥军优属政策,孙玉兰被招录为公职人员。

1961年,时逢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发生重大困难,为了共渡时艰,党和国家全面精简机构人员。此时,张富清任三胡区副区长,孙玉兰也调到三胡区供销社上班,由张富清直管。为了顺利推动精简工作,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放弃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我又没有问题,没犯错误,凭什么要拿我开刀?”孙玉兰开始想不通。

“对党忠诚,就是坚决执行党的政策,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不能搞变通。”张富清劝说妻子,“要完成精简任务,领导自己要过硬。只有先从自己身上开刀,执行政策才能坚决。你要是下去了,我才好做别人的工作。”

张富清第一个砸了妻子的“铁饭碗”,其他人都很服气,自觉接受组织安排,精简工作顺利完成。但他们的家庭困难却随之而来,孙玉兰失去了工作,家庭收入减少近半,生活很快变得举步维艰。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孙玉兰经常把孩子锁在家里,自己上山捡柴、挖野菜,后来又学习缝纫补贴家用。喜欢抽烟、喝酒的张富清“烟也不吃了,酒也戒了”:“我算过,抽烟喝酒,一个人占两个人的生活费,所以我以后几十年都不吃烟、不喝酒。”

上世纪70年代,大儿子遇到恩施市一家国企招工的机会,张富清最先得知这一信息,他却自作主张放弃了这一难得机遇,动员儿子下放到卯洞公社万亩林场去当知青。

他宽慰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更是党的干部,如果我照顾亲属,群众对我怎么看?对党怎么想?”儿子没有怨言,下到林场一干就是几年。

对大儿子如此,对小儿子、小女儿也一样。张富清经常教育他们说:“一个人要靠自己,有本事就自己干,没本事自己想办法。如果考不上学,你就去搞生产,不要指望我帮你们找工作!”

由于老人的言传身教,自强不息的家风始终在张富清子女身上传承,他的4个孩子,除大女儿因伤致残外,其他3个都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学,没有一个沾父亲的光。

老人这次意外“走红”,各路记者蜂拥而至。张富清老人把全家人招呼到一起“约法三章”:我的事情让社会上知道了,任何人都不能接受采访,更不能借机捞取好处、接受照顾!

记者在来凤采访期间,只见到了张富清的老伴孙玉兰和小儿子张健全,其他家人一个也没有找到。张富清老人听力不好,老伴负责“翻译”,张健全负责招待客人。

在恩施某大学任教的孙女,从媒体上看到爷爷的事迹后,才知道爷爷竟然是个大英雄,十分激动,在朋友圈里为爷爷点赞。张富清老人看到后,认为有“揩油”之嫌,把她严厉地批评了一顿。

“不认真学习,不知道党的理论和政策,怎么能说听党的话、跟党走”

靠窗户的书桌上,一本原是黄色封面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因为时常翻阅,封皮的四周早已泛白。书本里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标记,空白处的笔记,展现着张富清老人每一遍学习的重点和收获。

一个90多岁的离休老人为啥还天天坚持学习?

“不认真学习,不知道党的理论和政策,怎么能说听党的话、跟党走?”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富清老人回答说,“我虽然离休了,但永远是党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知道党的政策,跟上党的步伐。”

军长一个月退休金是多少,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

本文来自作者:优选号卡,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4985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