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青年洞名字的由来,红旗渠故事汇:苦凿“青年洞

红旗渠故事汇:苦凿“青年洞”

红旗渠青年洞名字的由来,红旗渠故事汇:苦凿“青年洞

青年洞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公社卢家拐村西,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原洞长616米,券砌洞脸后长度为623米,高5米,宽6.2米,纵坡为1/1500,设计流水量23立方米/秒,挖砌石方19800立方米,投工13万个,用款20.3万元。

由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开凿青年洞困难重重,先后两次被“特殊照顾”。第一次是在盘阳会议结束后,当时林县县委决定集中所有民工先建成山西境内的第一期工程,但作为第二期工程范围内的青年洞工程,施工的民工并没有跟着转移,而是留下来继续开凿青年洞。第二次是在“百日休整”期间,当时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红旗渠总干渠全线工程下马停工,但县委再次从各公社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留下来继续开凿青年洞。

面对艰巨的任务,参与青年洞修建的干部民工坚持“把水带回家”的信念,以精卫填海的精神,一锤锤、一钎钎与岩石硬碰硬,一寸一寸向大山腹地掘进。工程开始后,横水公社青年贾九虎腰系绳索,凌空打钎,在崖崭上凿出炮眼,点响了开凿青年洞的第一炮;后来,在三百多青年民工中选出四名炮手,用高木杆把炸药包顶在石壁上放炮,硬是炸开一道梯形小道,为民工施工扫除了障碍;最后,在金鸡垴上设下三角套桩,青年们个个腰系绳索,手拿锤钎,悬空作业,在隧洞外壁开出五个旁洞,使工作面由2个增加到12个,这样既增加了工作面,又方便通风、出渣。青年郭福贵任第二突击队队长,主攻青年洞最险要的二号旁洞。施工中,郭福贵总是出现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地方,并先后七次受伤,每次他都想方设法瞒着领导和同事,强忍着伤痛坚持在工地和大家一起干活。

在隧洞一寸一寸掘进中,凿洞的智慧也在增长。隧洞全部是石英岩,异常坚硬,一锤打下去,钢钎乱蹦,扶钎人被震的手臂发麻,而岩石上却只留下一个小白点,10根钢钎砸坏了都打不成一个炮眼。面对这种情况,卸甲坪连炮手李王喜发明了立炮、连环炮等爆破技术,漳河库渠管理所岳松栋创造出了“三角炮”“拐弯炮”等爆破方法。他们还探索实行双层施工,上层先推进,下层再挖底,上下层交替推进,“瓦缸炮”、“抬炮”交错爆破,使日进度由起初的0.3米提高到1米、1.4米直到2.8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持续奋战,1961年7月15日终于凿通了青年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功绩,林县县委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挥笔题写了洞名“青年洞”三个大字。

 

本文来自作者:星火网络,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4570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