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图/网络

在天津早餐界,因为有煎饼馃子、锅(gā)巴菜、油条、浆子(豆浆)、烧饼等等,包子的存在感,没有很多外地人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多是隔三差五拿来换换口儿。

但到了正餐时间,几个包子,一碗绿豆稀饭,再加一两个凉菜,就是许多天津人家日常的一顿简餐。

说是简餐,但在制作上花的工夫却一点都不少。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天津包子,要过三道坎:一拱肥半发面、水馅儿和十八个褶。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热腾腾的包子。图/东方IC

一拱肥半发面,就是将酵母和面粉用清水和匀,发酵一段时间。待面肥花拱起时,再兑碱搋(chuāi)透,略饧后,再揉面、搓条、下剂、擀皮。

这样做出来的包子皮,柔韧而有嚼劲,不透油、不掉底。不会像大发面的包子一样,把汤汁吸干;也避免像灌汤包,为了保留汤汁而面皮发死。

水馅儿,猪肉肥瘦比例3:7或者4:6,剁成肉末,用猪骨、猪肚调制的高汤和酱油调馅儿。

按一个方向、一定比例,将高汤和酱油分多次徐徐搅入剁好的猪肉末里,再放小磨香油和姜米葱末。

做好的水馅儿包子,包子馅儿已成肉丸,但依然松软。咬一口满嘴汤汁,香而不腻。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薄皮大馅儿十八个褶,就像一朵花。图/网络

在包子铺叫上二三两包子,再来盘熬高汤的大骨头上剔下来的拆骨肉,只需要点上少许酱油,就足够鲜美了。

夹起一个包子,一口咬破,吃得满嘴流油,不怕烫的话,赶紧吸溜一口,再多的形容词都显得多余,就一个字“香”。

就上一口绿豆粥或是小米粥,清香冲淡了油腻,让你迫不及待地想再咬一口包子。

就这几样,你吃撑到扶墙,也花不了几个钱。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石头门坎的素包展示。图/东方IC

素包

天津的猪肉包子讲究“一咬一兜油”,而素馅包子从食材上来讲,天然就处于劣势。

不过,在天津人用尽心思之后,这素馅儿也成为天津包子的一大经典。

素馅包子的馅儿,是以木耳、香菇、花菜、豆皮、口蘑、豆腐干、面筋、豆芽、粉皮、腐乳、麻酱、香油等十九种食材混合而成。

素包子做起来颇为麻烦,因为其中许多食材需要事先处理:香菇、豆干要事先用油煸炒;用酱豆腐炝锅,香油调味。

天津早餐中的卷圈儿便用了这种素馅儿的简易版。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不过吃起来,鸭油包也是“一咬一兜油”。有一次在正阳春的外卖窗口买了两个鸭油包,路上咬了两口,结果油脂顺着胳膊就淌下来了。

其实,这种充分利用食材的思路,在很多地方的饮食中都能见到。英式烤鹅就会把土豆垫在鹅肉的下边,来吸收鹅肉的油脂和汁水。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毛蚶。图/Flickr

麻蛤包

天津有句话说: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这也算天津人好吃海鲜的一幅真实写照。

包子里自然也不能少了海鲜的存在。虾仁、海参、麻蛤、贝柱、蟹黄、皮皮虾……都能包进包子,最有天津特色的应该算是麻蛤包。

麻蛤,其实就是毛蚶。毛蛤吐净沙后,从壳中取出剁碎,虾泥和猪肉三七开和馅,加入剁碎的麻蛤,再稍放几缕韭菜。

出锅的麻蛤包,贝类的鲜美、猪肉的香气、虾泥的细腻,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让人欲罢不能。

除此之外,三鲜包、酱肉包、菌菇包、素韭虾包……只要能做成馅儿,没有天津人包不出来的包子(当然,黑暗料理除外)。

03天津人为什么这么会包包子?

天津包子的馅料如此丰富、精细,与天津卫历史上的漕运文化息息相关。

公元7世纪初,大运河正式贯通,天津成为河海联运的重要港口。到明清时期,运河航运达到顶峰,大量南方劳工随着运河北上,将江南、淮扬一带的饮食也带到天津。当年,天津还有个别称叫“小扬州”。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天津之眼附近的三岔河口,北侧连接通往北京的北运河,南侧是通向杭州的南运河。图/网络

天津的包子也是随着大运河从南方而来的,所以它看起来跟北方山东的大包子没什么相似之处,反而更像南方的汤包。

包子的主要消费人群就是沿运河北上的劳工和船员,因为包子菜饭合一,顶饱抗饿,吃起来不用碗筷,能最大程度的节省时间。

从清末到民国,虽然运河漕运的地位不断衰落,但包子依然成为当时天津最流行的主食。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那天津的包子界,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狗不理一家独大了呢?

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受到大环境影响以及经营不善,狗不理曾经倒闭关张。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时任天津市长李耕涛提出恢复传统食品,将“狗不理”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并把同义成、同合成、三合成等包子铺合并到“狗不理”,以“国营天津狗不理包子铺”字号开张纳客。

后来还有外地的国营饮食服务公司来跟狗不理包子铺联营,把狗不理包子开到外地,天津狗不理包子越叫越响。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1991年,天津,“狗不理”包子出笼时,服务员用电子喇叭维持秩序。图/网络

2000年,冯巩、郭冬临在春晚的相声《旧曲新歌》里提到“皮薄、大馅、十八个褶”的狗不理包子,让它火遍大江南北。

就这样,狗不理包子成为天津美食的一个符号。

04为什么天津人不待见狗不理了?

现在去天津,还要吃狗不理的话,如果你有天津朋友,他一定会劝你:No Zuo No Die,Why You Try?

直至上世纪80年代,狗不理在天津还是能打的。但90年代之后,狗不理改制,奔着高大上、国际化去了。

档次上去了,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一个包子折合下来十几块钱,够在外边吃一顿包子了。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狗不理也有英文名。图/网络

再加上,游客生意多是一锤子买卖,服务体验并不好,失去本地人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民国时期,在天津兜兜转转的富贾、政要都不少,没谁跟包子发生一段奇缘。一说档次,全捣腾到慈禧太后那儿去了。

说到底,包子还是一个平民美食,做得再讲究,大家对它的期待也是日常的味道、家常的味道,没人指望它跟珍馐一样。

麻蛤的做法需要煮多长时间,天津包子配方和做法

话剧《宝岛一村》中有一幕:

1949 年,钱奶奶和女儿、女婿从北平一路颠簸南下,落脚到台湾嘉义的眷村。闲暇时,天津人钱奶奶向“本省人”朱太太传授包子的诀窍:肥肉跟瘦肉的比例得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夏天肥瘦比例三比七,冬天肥瘦四比六。可惜朱太太依然似懂非懂,钱奶奶念叨着:“天津,我家,我老家……”她向着北方高声大喊,最后黯然垂泪。

包子,和绝大多数天津美食一样吗,都是日常、接地气的存在。天津人对生活的希望与热情,都融入到这些家常食品中,虽然朴实无华,但该讲究的绝不打折扣。

本文来自作者:科技攻略,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4478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