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在先秦散文中,《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

《战国策》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其中的寓言大都即事编撰,独出心裁,比附现实,以表情达意。这类寓言俯拾皆是,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用具体的形象概括抽象的道理,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力量。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如《燕策二》苏代以鹬蚌相争,说赵惠王不应伐燕,以免强秦坐收其利。说辞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席间的事物为例,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

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但在很多语文课外资料的翻译时,“见人于大行”中的“大行”却出现了两种解答,有的解释为“太行山”,有的解释为“大路”,那正解究竟是“大路”还是“太行山”呢?在围绕这个问题,近来查阅翻看了所能找到的资料典籍,尝试着做一简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首先说“大路”一说,行,象形字。三千多年前“行”字的图形文字是十字大路。行háng,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 本义只见于古文。如“行,道也。——《说文》”“行有死人。——《诗 · 小雅 · 小弁》”“ 遵彼微行。——《诗 · 豳风 · 七月》”。

所以,将“大行”解释为“大路”,是很容易理解的。

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为何将“大行”解释为“太行山”呢?

首先,从当时的地理位置看,赵国位于今山西大部、河北中西部、河南一部、内蒙古部分地区。国都:原来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来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而魏国在今河南大部、山西东南部。国都:开始是安邑(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后来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太行山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数400余公里。季梁提到太行山,不是没这种可能。

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第二,我们汉字体系中“大”“太”同源,早期可以互通使用,比如《大学》即“太学”(古代最高学府)。我们方言中都还有“大太太”的说法,表明一个人不拘细节。

然而,我们不妨从“太行山”的历史上的称谓来求证。

“太行”这个称谓自周代以来流传至今。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载“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汉代《河图·括地象》说“太行,天下之脊。”东晋《博物志》曰“太行山,北不知山所限极!”宋《感山赋》叹“上正枢星,下开冀方……巍乎甚尊,其名太行!”明《潜确类书》言太行山“为畿辅之重镇。”清《一统志》赞其是“中原巨镇、中州望镇。”同时,在诸子文献、历代正史,甚至中华神话体系中,几乎无一例外都写到太行山。

战国末期,道教经典《列子》称其为“太形山”;《列子·愚公移山》,“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依据这些文字,可以做个推测:其一,太行这一称谓可能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二,命名初期,至少有“太行、太形”两种不同的写法,而“太行”写法为宗。

在秦汉两代,“太行”一词在史料典籍中大量出现,秦汉两代,诸多文史、地理著作中也都采用“太行”一说。比如《吕氏春秋·异宝》,“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比如《左传》,“定公八年……太行,晋东南山州,晋地。”比如《战国策》,“韩桓惠王十年,秦击我于太行,上党降赵。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太行,道绝……”再比如《史记·郦食其传》,“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等等。

战国策中的寓言故事(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汉朝新道教集大成之《淮南子》又提出“五行山”的概念,唐宋历史地理典籍将之作为太行山的另一种称谓;汉魏以后,直至隋、唐、宋,随着女娲祭拜习俗的兴起和女娲祠的多方兴建,怀庆府一带把太行山脉南端一部呼作“女娲山”、“母山”、“王母山”、“皇母山”等。

可见,没有把太行山写作“大行”的第二个案例,如果硬要把大行解释为“太行山”,可能有点牵强附会之嫌。

本文来自作者:爆点游戏社,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2950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