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敏而好学(敏而好学什么论语)

最新的、全国统一的语文教材,也就是“部编本”,小学一年级的课本里,就有《论语》中的一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请问学过的小朋友:孔子这句话说得怎么样?是一般般,还是非常了不起?

同时也想请问编书的专家们:希望学生们怎样学?是翻译一下、背一背拉倒,还是要就其内在逻辑和与生活的关联,做一点仔细的探讨?

恐怕大多数都只是翻译一下,背一背吧!难免孩子们会觉得:孔子说话,不过如此!(很有可能,很多讲这课的老师也这样认为。)

若“就其内在逻辑和与生活的关联,做一点仔细的探讨”之后,孩子们对这句话的评价,会有改变吗?

在此,我们尝试做一点这方面的工作。

首先,这是一组递进关系:一个人不仅要聪明,而且还要勤奋;而在此基础上,还要能不耻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一个聪明的人,更有可能不勤奋;而一个既聪明,又勤奋的人,更难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有人会问:一个聪明的人,怎么会不懂勤奋的道理?

人是容易被蒙蔽的,优点往往伴生副作用。

聪明人一旦发现自己不那么用功,也能完成任务,甚至做得比努力了的人还要好,伴随而来的,就可能是得意、宣扬、显摆,再之后便是要“习惯性”地比别人快,“习惯性”地花时间少,从而“习惯性”地不勤奋!

而一个“既聪明,又勤奋”的人,是否就完满了呢?这样的优点也会伴生什么副作用吗?

会!

这类人很可能获得十分优秀的成绩,而收到四面八方的夸赞,伴随而来的,就可能是极高的期许和极高的自视,再之后便是要“习惯性”地胜人一筹,“习惯性”地成为后辈的榜样,“习惯性”地作为同辈的老师,从而“习惯性”地羞于承认自己不懂、不会,更羞于“下问”!

而一个聪明人,如果不勤奋,则极易辜负了自己的聪明,像那只败给乌龟的兔子。一个聪明而勤奋的人,如果不能看淡名利,实事求是,则极易辜负了自己的才学,像古往今来无数刚愎自用的半场豪杰。

我想,这便是这句话最主要的“内在逻辑和与生活的关联”吧。

分析了聪明人可能的误区,接着,我们还可以拓展,如果一个人不聪明,至少在别人口中没有被特别夸赞为聪明,那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还有必要考虑吗?

第一,如果我不聪明,还要不要“好学”?

第二,如果我不聪明,只要“好学”,是不是就够了?

第一个问题,有个经典的答案叫“笨鸟先飞”,故不细说。

关键点在第二个问题上。常有人惋惜:某某同学的学习态度很好,很努力,但就是笨,所以没办法,成绩就是不好!

这是一种心安理得的成绩不好,心安理得的笨,其实大错特错。

聪明看起来是先天的,其实有很多后天因素。

如果是完全的学不进去,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不学。

如果能学得进去,但效率十分低,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调整学习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改进了,也便是“更聪明”了,努力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磨洋工,心不在焉,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偷懒。

“敏”是学习前提,也是首要任务。

最后,我们再谈谈:如果一个人,既不“敏”,又不“好学”,单只“好问”,可不可以呢?

这样的“好问”,常遭人讨厌。

为什么?

问之前,自己有没有下一番功夫——没有动脑筋(敏),没有查资料(好学)——给人传递出的是你的“懒”和“不劳而获的思想”,怎么能遭人待见呢?

所以,我们不妨说,聪明而勤奋,是向任何人请教的前提,也是首要任务。

本文来自作者:计市经济,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2762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