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位置重开实体店会让用户产生商品依赖吗?

前一段时间,前同事问我:他想接下几个钱大妈在他们本地退出去的门店,让我帮他一起看看。

我就先问他自己的想法,他说了很多但核心就是讲:想用钱大妈店里的现有布局、口号,还有用类似的店名。一句话说,就是除了不叫“钱大妈”,其他的都想套用“钱大妈”的经营方式。

我问为什么?他回答我说:原来这几家店生意都不错,我们接着同样的经营方式,可以留下更多的老顾客。

我听了听后,知道他是你对开店这件事情,产生了“路径依赖”了。说的听着很有道理,可实际上经不起推敲。

为什么呢?我和他说了三个原因。

1. 反向强化第一品牌

我想你也会发现,在小区周边经常会看到,同一个位置有一家休闲食品店关了,又会开出一家同样差不多的门店。后开店的人,会觉得自己干得比别人好。

在同一个位置再开同类型的门店,店内布局好相似好理解,可以减少再投入,经营目标也可学习,把“不卖隔夜肉”传递出来的新鲜印象留下。可店名改成了像“钱大娘”和“菜大妈”啥的,确实也是有点没必要了。

这最主要的就是你不可能让自己的店真正周边居民,而是仍然帮消费者记着“钱大妈”。

从我们身边的店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说:蜜雪冰城,山寨的名字叫蜜雪冰王。在消费者心理上来说,某品类第一品牌已经占据顾客心智后,山寨名越多反而越是帮到第一品牌的地位巩固。

这个就像是大众玩找茬游戏,找找看,这个店和正版店有什么区别。所以,山寨名字对已经牢牢占据第一心智的品牌来说,看着是傍名牌,实则是帮助消费者记住第一品牌。

钱大妈的店在不同区域撤店,自有经营问题所在,这不今天的谈论范围内。单说这家店对周边居民的方便程度来说,确实是满足了周边消费者。你开个差不多的店,开始确实是能带来一波流量,可未来你就会差很多。

2. 承载负面印象的风险

再说回来,你想借着大品牌的光,可你一样要承担这个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前同事听的不太明白,我就和他讲了一个真实故事。

话说,有两堂兄弟在同一个城市都开连锁超市。这两兄弟虽然是堂兄弟,可因为是同辈分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大哥在超市红利期先开的超市店,这小弟后几年也开超市,在开店前就和大哥商量。能不能借他的店名改掉最后面的一个字,也好沾沾光。

超市生意好做的时候,两家超市也都不错。可在外部环境不好的时候,对经营更上心的小弟一直在升级店面,调整商品生意也还不错。可这大哥的经营相对保守,慢慢地就拖欠了厂商大批量货款,包括顾客的会员卡储值费用。后来,这大哥选择闭店躲了起来。

这些厂商知道后,就跑到小弟这里的超市门口拉横幅讨说法,而顾客看到了,也纷纷的来这里讨要会员费用。

虽然说,后续不断发申明,并和厂商顾客解释说他们两家没有关系。和他堂哥他们两家除了名字差不多,可真的没有什么关系。但县城里那么多人,你不可能一个一个人去解释,这负面影响已经产生了。

这个小弟后来和我聊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一直在说,还是要做自己的品牌,慢点就慢点。

对,慢点就慢点。

再小的个体都可以成为品牌。借鉴好的经营方法当然可以,可所有经营方式的借鉴并不是为了偷懒,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品牌有机会成长,能和消费者产生新的连接。

这个过程,咱慢点那就慢点吧。

本文来自作者:小新说创业,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917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