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节气(二十四节气在当代中国社会延续强大生命力)

立春后农业也应防御冻害”“白露退暑热、增收好时机”“大雪已至江汉、江淮等地农作物防冻有讲究”……即便已是81岁高龄,资深“气象人”黄智敏依旧保持一个习惯——每逢重要农时节点,都要结合二十四节气和气象监测数据,写一篇对当时农事活动的重要提醒,帮助农户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

黄智敏是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高级工程师。工作60余年来,他的生活与二十四节气一直紧密相连。对黄智敏而言,撰写“提醒”不仅是一种职业习惯,更体现了自己对二十四节气这一文化遗产的喜爱和钻研。

二十四节气在当代中国社会延续强大生命力

2020年3月5日,当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湖北省秭归县村民在采茶。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作为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二十四节气在传统农耕社会既是指导农事安排的时间节点,又是包含丰富习俗的岁时节日,兼具天文历法与社会文化双重价值。进入现代社会后,在漫长岁月中积淀下来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观念、民俗活动等,又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诸多新的时代意义,生命力不断得到延续。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李向振介绍说,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是冬至和夏至,最迟在西周时期出现了春分和秋分。大约在春秋中期,古人测量技术显著提升,土圭被运用于测算天文历法,从而形成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

据介绍,到战国末期,二十四节气基本成型。《吕氏春秋》中已出现立春、雨水、清明、立夏、小暑等二十四个节气名称,只是冬至和夏至分别被称为“日短至”和“日长至”。西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定型,《淮南子·天文训》所载二十四节气名称已与现在无异。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时间观念及对时间规律认知不断深入的历史事实。”李向振说。

李向振指出,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每个节气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其中,被称为“四时八节”的“二分二至”和“四立”,在生产生活中相对更为重要。比如,在唐代逐渐成为重要节日的清明,至今都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

“再者,如立春、冬至等部分节气,为古代国家与民间之间实现礼俗互动的场域,保证了国家与民间社会的有效沟通,从而为社会结构的稳定奠定了基础。这一传统习俗沿用至今。”李向振说。

二十四节气在当代中国社会延续强大生命力

黄智敏近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现代社会中,工业技术极大改变了传统农耕技术,也重塑了人类文明形式,包括节日在内的各种传统文化符号及其内涵都发生了改变。尽管如此,二十四节气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仍不可小觑。

黄智敏参加工作后,深刻体会到,在大气观测、天气预报、农业气象观测、应用气象科研、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二十四节气随着气候变化和科技发展而不断完善,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黄智敏举例说,冬小麦的播种期在华北南部有“秋分早,霜降迟,只有寒露最当时”之说;而在安徽、江苏一带是“寒露豆,霜降麦”;浙江一带则遵循“立冬种麦正当时”……这些二十四节气在具体生活生产中延伸出来的农谚,依然是现代生产生活的重要坐标。

二十四节气在当代中国社会延续强大生命力

2021年5月27日,湖北襄阳枣阳市吴店镇肖湾村,丰收时节,农户查看刚刚收割的小麦。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第39项列进入这一名录的中国传统文化。

此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打破纯粹以自然时间和机械时间作为倒计时形式的传统惯例,用“中国式浪漫”美学惊艳了世界。

“令人耳目一新,感动又震撼!”李向振回忆当晚收看冬奥会开幕式的场景时说,它体现了中国元素与世界体育赛事的有机融合,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展现出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大国风范。

本文来自作者:鬼斗车,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7105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