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的叫声怎么用文字表达(怎样描写蛐蛐的叫声)

今天是8月12 日,漫长暑假已过了一大半。

傍晚,吃晚饭的时候听到蛐蛐叫声。当这个声音第一次传到耳朵里,以为是手机发出来的。注视着桌上的手机,凝神屏气,还是蛐蛐的叫声。

在这钢筋混凝土铸就的水泥公寓里哪来虫叫声,内心的不相信蓦然转变成一阵惊喜。我放下碗,走了过去,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当脚步靠近灶台的时候,叫声断了。

这声音好熟悉,和孩提时听到的叫声一模一样。多么想看它一眼呀,是不是家乡母亲放在土灶上罐头瓶里的那一只。我睁大了双眼,目光不停地在角落里寻觅,任凭我怎样的努力,最终无获而归。心中猛然升起一种淡淡的失落和惆怅。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是农民的儿子。现在,虽然工作在城里,但,农村是我永恒的家园。

池河像一条玉带环绕这几十来户的小村庄。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家乡的村庄就沉没在浓密的黑暗中,夜越来越深,不一会如豆的灯焰鳞次栉比的跳跃起来,透过一扇扇门窗向黑夜投射出一束束梦幻迷人的光线。

晚饭之后,夜静静的,孩子们围着大方桌团团坐定。煤油灯的红焰把光线投到每一个人的作业本上。孩子们静下来了,大人们端条凳子,坐在一旁一会儿纳纳鞋底,一会儿缝缝补补。窗外,虫声如潮。。。。。。

这虫声使我幼小的心灵对大自然充满梦一样的迷幻。尤其暴雨过后,漫天乌云忽然散去。疏星朗月的晚上,百虫齐鸣。整个大自然浸没在湿漉漉雨季,池塘边,草丛里,小溪旁夏虫引吭高歌,呼朋引伴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样的时候,父亲总在纳凉,我会缠着父亲询问不同声音的来源。父亲耐心告之什么是蛐蛐声,什么蚯蚓声,什么是蛙叫声。。。。。。

大人不在的时候,小孩子会打着手电筒追随着叫声去寻找,他们想探个究竟,揭开谜底。可是无论孩子们怎么努力终究是空手而归。父母讲的东西自始得不到见证,孩子们的心里还是有点儿疑而不信的。

一个秋日的晚上,作业写完,母亲烧好热水,吆我洗脚。脚刚伸进水里,清晰地蛐蛐声从灶台上传过来。母亲让我探探蛐蛐是在哪儿叫的,我久久没有行动,无数次经历告诉我,蛐蛐是找不到的。

煤油灯映着母亲清晰地面孔,一点一点向灶台靠近,突然,叫声消失了,整个世界掉进一片沉闷之中。母亲依然沿着灶台向更深处挪移。“蛐蛐在这。”母亲喊声。我一跃而起,循着母亲的手势,看见一只蝈蝈正安静怯怯的呆在罐头瓶里。

母亲端坐在脚盆旁,黑暗再次笼罩了罐头瓶,几分钟之后那个可人的声音又在小屋里弥漫开来。。。。。。

睡觉的时候,我问妈妈为什么我的寻找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呢!母亲脸上闪过一丝笑容:没有耐心的孩子是永远也找不到的。为此,承诺要做一个有恒心的人。

决心下定,在母亲的教导和督促下,我的学习成绩渐渐地有了起色以致越来越好。期末考试,得了上学以来的第一张奖状。母亲善意的谎言直到初中毕业才被我识破。原来那是一只白天落在水缸里的蝈蝈,被母亲救起,随手放在罐头瓶里。。。。。。

秋收岁月里,庄稼人连天加夜。放学了,书包一放,小孩子们忙着做晚饭。我在灶下烧火,姐姐在锅上面淘米,炒菜。饭烧好了,夜幕四合。月亮斜斜的挂在树梢,四野已虫叫齐鸣,父母还没有归来。姊妹们等呀等,等呀等,等到无精打采,等到身心疲惫,等到两只眼再也睁不动。这秋虫的叫声,这大自然的和鸣,像一支小夜曲,让每一颗浮躁的心慢慢平静,在平静中慢慢迷惑,在迷惑中悄无声息地进入梦乡。这均匀的鼾声和着天然节奏的虫鸣把乡村的夜装扮的静美、和谐、凄怆。。。。。。

在城里生活十几年,每次回家看父母,总是匆匆的去,匆匆的来。不知是内心浮躁,还工作的繁忙,好长时间没有在乡下过过夜,再也没有听到过虫叫的声音。今晚,在吃晚饭时,在钢筋混凝土浇铸的鸽笼里,在城市楼层的上空听到了蛐蛐的叫声;这叫声一下子撞开了一个男人的情怀,把我带到深深地追忆中。这叫声载着故乡的夜,载着童年月光,载着煤油灯跳动的火焰,载着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孩提到一个中年人的沧桑。

本文来自作者:科技无忧,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710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