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美团激战,美业品牌该如何自处?
“百团大战”之后,美团应该没有想到很快又迎来一场激烈的竞争。“无边界战争”让美团不光与饿了么长期对峙,现在抖音也成为了其直接竞争对手。
过去几个月,多个美业头部连锁品牌都遇到了团购业务选择美团还是抖音的难题,一个是陪伴品牌多年,见证了品牌从线下到线上获客的平台,另一个是当下最火的流量入口,是能给品牌带来更多想象力的互联网新贵。
美团的优势在于流量更精准,且商家负担的沉没成本高,因此成为了多数连锁美业品牌的选择,但面对快速商业化的抖音,美团的这次出手很难形成致命伤害。某美业线上运营品牌创始人告诉美业新纬度,平台和商家的博弈还在继续,客户不同,最终的合作模式也不相同。
美团和抖音的全面战争即将爆发,美业商家该如何自处?
交易用户数下滑,美团发起反攻
在本地生活领域深耕多年,美团的用户增长似乎已经触顶,2022年,美团交易用户数量同比下滑1.8%,到店业务正在经受挑战和考验。
在外界的关注下,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的电话会议上,美团CFO陈少晖透露了一则好消息:美团APP和大众点评APP的日活跃用户数在今年2月创下新高,并在4月下旬第二次打破纪录。
这家对贝索斯推崇备至的中国企业,长期信奉“以客户为中心”和“长期主义”的品牌价值观,但在短时间内不断刺激交易频次上升,源自对竞争环境的重新审视。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团在2023年之前始终对抖音的竞争不屑一顾,一位美团高管把抖音比作 “游牧民族”,灵活、机动,但缺乏规模。然而2022年下半年开始,抖音本地生活业务突然发力,单月成交额从7月开始快速增长,从30亿元左右跃升至70亿元上下。
美团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对手。
抖音丽人团购页面
鹏爱医美、北京画美医疗等品牌长期出现在全国丽人热榜。在地方热榜上,抖音也正在积极扶持连锁品牌,让他们在抖音上提升获客效率。
皮肤管理品牌Hi Beauty从2022年开始,每周在抖音做两场直播,迅速提升品牌热度,助推了加盟店的落地速度。今年5月20日,颜居屋品牌在抖音进行了首场直播,一小时内订单额突破100万。来自郑州的美容品牌凡碧诗表示,同步运营美团和抖音,目前美团的效果更好一些,“但接下来计划在抖音上面发力,因为抖音的获客成本远低于美团”。另外,抖音平台的抽佣比例普遍比美团低2~5%,这使得中小连锁品牌越来越倾向于去抖音获客。
不过,抖音也并非没有短板。抖音的本质还是基于兴趣的视频平台,有品牌告诉美业新纬度,抖音平台的到店核销率较低(不到30%),“对于庞大的用户群体来说,生活服务不是强需求”。
美团抖音重合用户超80%,美业品牌如何“为我所用”?
根据 QuestMobile 发布的《2023 年本地生活服务报告》,截至今年4月,美团与抖音重合用户规模超3亿,重合用户占美团用户比例达81.0%。
王兴对愈演愈烈的冲突表现得轻描淡写,他认为短视频平台的直播模式,“主要用于满足连锁企业的短期推广需求”。话是没错,但在解决更现实的流量饥渴面前,抖音显然是更具有吸引力的那一方。
抖音本地生活服务
2022年,抖音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上线更便宜和差异化团购商品,在大城市的郊区、三四线城市快速拉拢商家,对美团进行突袭。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本地生活成交额就已接近900 亿元。虽然贡献值主要来自连锁餐饮品牌,但抖音本地生活已经显露出野心。
根据《晚点 LatePost》报道,抖音将2023年生活服务的目标GMV定为4000亿元左右,其中,到店及酒旅业务目标2900亿元,与美团2021年水平相当。
美团不得不开始重视眼前的对手,更加重视起了对商家和服务商的支持与维护,比如推出了撮合商家和达人的小程序“美团圈圈探店”、商家新营销工具“神抢手”等产品。还上线了一款针对商家的一站式履约过程管理能力的信息管理工具“青云聚信APP”。
美团和抖音的争夺战还将继续下去,对于美业门店来说,选择哪个平台不是一道是非题,而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营流量的过程。
清颜堂全国运营总监周斐表示,对于美业品牌来说,美团和抖音各有优劣势。当下流量营销的核心阵地在抖音,美容门店必占的阵地是美团。
美团是偏向搜索机制的,因此它的优势是流量很精准,劣势则是流量较低;抖音的优势是流量巨大,几乎没有天花板,但因为运营机制是兴趣偏好的推送,因此劣势是退款率高、到店率较低。
无论如何,流量正在触发马太效应。美业品牌运营美团的核心要素是持续优化,保持好的评分和口碑,在得到有效流量的同时,持续降低流量成本。运营抖音的核心要素是产出优质内容,并保证持续性。
豆蔻创始人高源的比喻更为形象:“抖音像是快餐,能快速给门店带来流量,缺点是营养不够,适合流量店和需要快速曝光的门店。美团点评像是一日三餐,能提供所需营养但显得有些平淡,适合获取附近5公里范围内精准流量的门店。”
无论如何,从实际的运营经验看来,比选择哪个平台更重要的是,坚持执行制定好的运营策略;在做好服务本身的基础上,去线上平台强化自己的标签——老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
本文来自作者:天问谈创业,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6463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