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如何推动全市县域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政协委员建议
如今,穿梭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各种电商广告标语,电子商务正如一袭春风吹开了全市商业发展的大门,催生了一批批电子商务产业链上的企业和个体户,但随之而来的,还裹挟着一些凌乱和无序,如在市场发展中企业相互独立、没有统一规范和标准,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核心人才十分缺乏等。
提起电子商务的发展,六枝特区本土电商平台惠农电商旗下的黔货网负责人刘兴伟有些无奈,“市场需求是很大的,但常常出现有了订单没有货源的情况,供应跟不上,是我们的短板。”
加强顶层设计 统一打造包装农村特色品牌
曾经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市政协委员、六枝特区文广局副局长王琼芳觉得,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尽管市场发展良好,但是没有统一的规范,特别是在品牌打造、包装策划上没有形成合力,导致市场整体品牌效应不够。
“有一次我去杭州开会,在当地的茶叶店买茶,看见标有龙井的茶叶很像我们本地的品种,我就随口问了一句,‘这茶跟六枝的茶很像’,结果老板点头默认了。”王琼芳说,本地有很好的茶叶品种,却被冠上其他品牌的名称,然后高价出售,这对于本地茶叶市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既然这样,那么六盘水也可以命名一个本地茶品牌,统一收购和包装四个区县的茶叶,形成自己的品牌市场,统一走出去,这样在价值上就有较大的空间。
作为最早着手规划发展电子商务的区县,水城县已经通过《水城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评审,“我们正在积极与市里衔接,力求四个县区统一规划协同发展。”政协委员、水城县副县长贺小考说。
如今,水城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及中国特色水城馆预计在3月1日正式开馆,目前入驻企业的装修采购,电商孵化园的装修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所需设备等正在陆续到货。
在规划上,贺小考说,水城县力求做到“起点要高,一步到位”。水城县请了浙江大学专家到本地考察并做出相应的规划,也和京东、阿里巴巴谈过合作,如今跟浙江丽水合作,借鉴相关经验。同时,在品牌商,做到“不以量取胜,以特色取胜”,水城县专门请了北京的公司来打造农特产品的品牌,力争创造品牌价值,再由价值创造价格,卖得又好又快又贵。此外,在跨境销售上,将利用六盘水海关已经批准马上开关的机遇,积极筹备跨境电商销售渠道。
对于六枝特区关寨镇牛坡村的退休老支书李文奎来说,发展农产品种植最为头痛的就是道路和水的问题,“每年能产上万斤的百花桃,但是公路不通,只能通过人工采摘运下来,结果采摘到一半,已经有很多桃子烂掉了。而且山上没有水,枯水季节还得人挑肩扛地运水到山上去。”
面对每年贵阳商家用货车来拖桃子,却因道路、水不通而导致大量百花桃烂掉的情况,李文奎希望政府尽快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加快基础建设 大力投入水、电、路、网络设施建设
王琼芳表示,她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像李文奎这样的情况,尽管政府对通村公路、通组公路的投入正逐步铺开,但对于像李文奎这样发展农产品急需完善设施建设的村组,是否能够考虑加快和加大这些村寨的投入。
“水电路这些基础的投入一定要夯实,这是发展的基石。”王琼芳说,政府不仅要有大的规划,也要着眼分布在村组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些条件相对落后,但种植养殖业发展较好的地方,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关于六盘水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中提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网络使用费用高、速度慢。”
王琼芳在文化部门工作后,也接触到一些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发现这些大学生很有思想,但在发展过程中却因为农村网络覆盖率低等原因,无法深入到乡镇下面的村组,“他们不得不下到村组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如果网络覆盖得好,他们只用一个人驻村,收集信息上传就行。”
王琼芳建议,发展电商,还应该将最基本的硬件设施——网络覆盖建立起来,让农村普通家庭都能接入高速网络,都能享受上网无阻,这样电子商务发展就能有最基本的硬件支撑,若企业要深入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也会相当便利。
一群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在六枝城区开了一个电商平台,通过网络销售六枝本地特色农副产品,但在与种植户对接过程中,他们不得不派人深入村组,花大量人力在走村串巷上,他们觉得,如果每个村寨有一个固定的点,加上有便捷的物流,他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开发市场上。
整合现有资源 将邮政、供销社转型为物流、收购平台
通过与这群大学生的沟通,王琼芳发现,原来的供销社在乡镇布点最为全面,但现在却已经没有发挥作用,甚至有些还需要有人来看守,没有收益的同时还需要额外支付看守成本和退休人员成本。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供销社的布点利用起来,这样就节约了这些大学生的很多人力资源,利用现有的供销社平台和人员做一个收购中转或者信息收集平台,这样既盘活了供销社又解决了电商供应的很多问题。”王琼芳说。
对于邮政资源的整合,王琼芳觉得,应该建设邮政电子商务服务站,推广原有乡村邮政网点、物流渠道的基础上,叠加电商服务平台——“邮乐购”模式,借助“互联网+”模式,让村民享受到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投递送上门的便利。
而水城县正在实施的邮乐购,则有效地将原有的邮政资源进行整合。贺小考表示,他们正在研究,借助邮政、农村淘宝、乡里乡亲、赶街网等平台,促进电商消费。中国邮政目前已实现水城县所有乡镇的快递服务业务,县政府加大对农户农资和消费品网上采购的扶持力度,加强同中国邮政的合作,提升快递服务水平。进一步开展对电子商务意识的普及工作,提升农户网上消费尤其是农资采购的信心,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加大对邮乐购、农村淘宝、乡里乡亲、赶街网等电商企业的合作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补贴与奖励,促进电商消费持续有效推进。
加大培训力度 发挥基层教师、村官带动作用
“我们在大力培训基层干部电商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大对农民的培训,而与农民距离最近的,则是那些大学生村官、乡村教师、驻村第一书记等,他们的带动作用,可能更为明显。”王琼芳说。
王琼芳在《为农产品全世界找“婆家”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着力拓展农产品市场》的建议中提出,在大规模培训基层干部的同时,大面积培训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头人,通过一系列指导生产、注册认证、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培训经营、产业孵化等全线完整的配套服务,真正帮助农民进入电子商务销售市场。同时,为农村网民提供了解和熟悉网络的必要引导,借助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农村中小学教师等群体,引导、帮扶农民逐步熟悉网络,掌握互联网时代的一些基本应用。
“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每年乡村教师、驻村干部或是大学生村官在当年参与培训多少次可以算入考核,对于表现好的,应该从职称、绩效等多方面给予鼓励。”王琼芳说。
本文来自作者:zhanzhan,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6456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