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 | 数字化时代下的Z世代洞察与运营建议
《信息通信技术》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英文科技期刊(CN11-5650/TN,ISSN1674-1285),2007年12月正式创刊。本刊旨在反映国内外信息通信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信息通信技术交流平台,推广先进信息通信业务和应用,为我国建设信息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服务。
【作者姓名】李 睿 黄 颖 郭耀隆 祝 娇
【作者单位】中国联通研究院
【摘要】数字化时代背景下,Z世代逐步成长为中国新科技、新经济、新文化的主导力量,对Z世代用户的精细化运营效率更高、价值更大。文章结合Z世代的社会角色和生活形态,将Z世代客群细分为职场人、大学生和中小学生,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洞察三类细分客群的行为偏好和需求,挖掘其痛点、爽点、痒点,并提出相应的产品设计与渠道运营建议。文章对于电信运营商把握数字化时代下的用户需求、精准开展Z世代用户运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Z世代;用户需求;用户洞察;数字化转型
1 Z世代用户群概述与细分
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被称为“互联网原住民”“移动原生代”“后浪”“明日之子”[1]。
不同于X世代(1965~1979年出生的人)、Y世代(1980~1994年出生的人),Z世代成长于科技繁荣、城市繁华、文化繁茂的数字化时代,他们玩着智能手机长大,物质条件更加充裕,精神世界更加多元,对于新鲜事物更敢于尝试,对于品质消费更有底气,对于潮流文化更感兴趣[2]。Z世代逐步成长为未来中国新科技、新经济、新文化的主导力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Z世代人口规模达2.6亿,约占总人口18.5%。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口数量如图1所示。
Z世代跨越了以家庭生活为主(中小学生)、以校园集体生活为主(大学生)、以社会生活为主(职场人)的三个人生阶段[3]。根据Z世代群体的社会角色和生活形态,Z世代用户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中小学生、大学生和职场人。三大细分Z世代群体的生活形态根据其所处人生阶段的不同而产生巨大差异。Z世代中小学生生活在老师和家长的照顾与管控下,学习和茁壮成长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渴望长大、独立,又依赖父母。象牙塔里的Z世代大学生,享受着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他们摆脱了家长管束,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娱乐、社交和成长。第一批Z世代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在财务独立后,他们开始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他们戏称自己为“社畜”,不断奋进、快速成长,追求着更高品质的生活和更好的自己。截至2021年,Z世代职场人约0.6亿人,Z世代大学生约0.6亿人,中小学生约1.1亿人,另有部分Z世代用户处于待业/无业状态。
2 Z世代细分用户群深度洞察
2.1 研究方法与流程
为了更深入地洞察Z世代细分用户群需求,本文选用用户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进行用户调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Z世代用户洞察[4]。
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与调研内容。在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Z世代用户更值得关注,因此选取Z世代用户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调研范围限定于处在上学/刚步入就业阶段的Z世代用户。此外,调研团队根据调研主题,进一步明确了调研内容和进度安排。
第二步,选取25名Z世代友好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调研团队通过头脑风暴,讨论设计了Z世代用户调研提纲,并选取了25个样本,结合“Y理论”和“攀梯术”进行了深度访谈[5-6],形成25份Z世代用户调研报告。
第三步,进行问卷调研与数据分析。调研团队结合Z世代用户访谈结果,设计了Z世代用户调查问卷,随后进行了小范围试测,通过反复试测,不断完善问卷。最后,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发放问卷,历时一周时间,共回收224份问卷。筛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样本219份,约为问题条目数的6.5倍,能够有效保证调研的信度和效度[7]。
第四步,形成调研成果。通过总结定性和定量的调研结论,深入剖析Z世代用户行为形成的原因,并设计匹配的运营策略。
2.2 研究结论
调研团队围绕Z世代客户生活场景,对25名Z世代友好用户进行了70小时的深度访谈,对224个样本的Z世代客户圈层进行了问卷调研,深入洞察了Z世代需求。样本涵盖各个年龄层、各个地域,男女比例接近1∶1,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科学性[7]。
调研发现,Z世代跨越了以家庭生活、校园集体生活、社会生活为主的三个人生阶段,以中小学生、大学生、职场新人为代表,其行为与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相较而言,职场新人消费能力最强,对创新产品了解程度最高,存量用户价值最高;大学生休闲时间最多,运营空间最大。
Z世代职场新人主要指工作三年内、年龄在22~25岁之间的青年人。调研发现,他们的生活相对规律,工作日忙碌,周末休闲活动丰富,休闲活动包括郊游、运动、看电影、打游戏、聚餐、约会等。他们普遍存在着以下痛点:“怕被社会淘汰,怕无法快速适应职场,怕与同侪产生差距或间隙”;“怕初老和颜值下降,注重自我提升和健康塑形”。他们普遍存在着以下爽点:“重视产品体验和个体感受,喜爱休闲娱乐,享受轻松、新鲜的生活”;“信奉消费主义,认同信用消费和超前消费”。此外,他们普遍存在着以下痒点:“崇尚潮流,追求时尚”;“期待高品质生活”;“希望获得社会认可”。在初入职场的工作重压下,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追求高品质和即刻满足的消费体验,在自我提升、社交与被认同、享受品质生活和解压方面有着突出的需求。在Z世代用户群中,职场新人的消费能力最强,对5G、VR等新技术和创新产品了解程度最高,存量用户价值最高。
Z世代大学生涵盖了本科生、专科生、高职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调研发现,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裕,休闲时间长且密集,娱乐活动丰富,时间安排和课表安排高度相关。由于没有房租和家庭开支的压力,大学生的可支配生活费较为可观,购物时看重“性价比”和“颜值”。此外,大部分学生外地就读,寒暑假回家,是上学放假两地迁徙的候鸟族。他们普遍存在着以下痛点:“预算有限但想买的很多,害怕钱不够花”;“更多集体生活,怕社交困难”;“休闲时间多,怕无聊无趣”。他们普遍存在着以下爽点:“享受轻松、自由的解禁生活”;“享受充满活力的青春时光,热衷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此外,他们普遍存在着以下痒点:“希望彰显独立人格,获得他人关注和认可,获得更大话语权和影响力”。大学既是象牙塔也是微社会,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成长阶段。“有钱有闲”的大学生正处于最活跃的阶段,开始寻求社会价值与认同感,敢于尝试、乐于发声。此外,成长于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从思维到行为都是互联网式的,注重效率和价值。因此,在Z世代用户群中,大学生休闲时间最多,运营空间最大。
Z世代中小学生尚无自立能力,生活在老师和家长的照顾与管控下。调研发现,Z世代中小学生生活两点一线,主要围绕家庭和学校两大生活场景,休闲娱乐活动少且受到家长的限制和监护。自由决策权利和社交活动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逐步上升。此外,低龄触网现象显著,许多小学生已经拥有自己的智能产品,如手机、智能手表等。他们普遍存在着以下痛点:“消费决策权小、害怕没有自由、害怕没有决策空间”;“害怕成绩不好”。他们普遍存在着以下爽点:“享受独立空间,渴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管控”;“享受即时满足”。此外,他们普遍存在着以下痒点:“希望彰显独特个性”;“希望得到特别的、独有的关爱/服务/待遇”。对于Z世代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而言,家长是通信消费的主要决策者,中小学生是通信产品的实际使用者;家长对安全监控与教育类产品需求大,中小学生对娱乐类、学习类产品需求大。
3 Z世代用户运营建议
Z世代用户是互联网产品、数字产品的重度使用者,在网络环境中表现活跃[8]。伴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快,Z世代将体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影响力[9]。对Z世代用户的深入洞察和运营,顺应了消费代际更迭、消费行为变迁和营销方式演进升级,顺应了数字化转型时代发展。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对Z世代用户的精细化运营效率更高、价值更大。结合Z世代细分用户群深度洞察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深挖用户需求变化趋势,把握消费代际更迭规律,助力通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Z世代生于互联网时代,长于数字时代,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数字经济的先行者,Z世代的需求往往代表了未来中国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对Z世代的洞察,能帮助企业了解数字化时代发展方向,能为代际更迭打下基础,实现产品创新发展、渠道运营转型,全面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应持续跟踪Z世代用户的需求变化,把握数字化时代下的用户需求变化趋势和消费代际更迭规律。
2)根据Z世代细分用户群需求,匹配针对性产品,持续创新产品。
设计产品时,不仅要关注消费者表面的行为偏好,还需挖掘用户深层次的价值观和诉求,抓住恒定的人性和需求的本质;同时,结合公司实际,衡量需求价值并合理取舍,筛选符合公司实力和发展目标的需求,进行资源聚焦,从而打造优质产品或服务[10-11]。对于Z世代职场新人而言,他们对5G等新产品、新技术了解程度高、使用意愿强;崇尚消费主义和高品质生活,认同提前消费;在精神高压下,一边努力上进,一边寻求放松,对休闲娱乐、自我提升和运动类产品需求较大。因此,针对Z世代职场新人,可以重点推广5G套餐等高价值产品,以及休闲娱乐类、学习类、健康塑形类的互联网化创新产品和相关权益。套餐设计上聚焦大流量套餐,提供长视频、游戏、音乐和运动等应用的定向流量。此外,强化金融赋能,拓展“分期购机”的适用范围,丰富分期的方式,促进泛智能终端产品的超前消费。针对异地工作的Z世代职场新人,重点推广跨域融合产品和服务。Z世代职场新人产品策略如图2所示。
4 小结
围绕Z世代生活形态,本文将Z世代用户细化为职场人、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三类。通过对三类细分客群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深入洞察了Z世代用户行为偏好和需求,挖掘了Z世代职场新人、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的痛点、爽点、痒点,并提出了相应的产品设计与渠道运营建议。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下,对Z世代用户的精细化运营效率更高、价值更大,应结合Z世代细分用户群的特点与需求,匹配差异化的产品,开展精细化的运营。
参考文献
[1] 陈远.信息生产与传播需关注”Z世代”偏好[N].中国人口报,2021-02-22(3)
[2] 陶冬.Z世代引领消费新潮流[J].中国房地产金融,2021(7):1
[3] 何绍辉. Z 世代青年的形成背景与群体特征[ J ] . 中国青年研究,2022(8):7
[4] 胡岷.用户行为研究常用调查方法述略[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54-57
[5] 喻国明.试述全景视角下用户洞察的新范式[ J ] . 教育传媒研究,2019(5):16-19
[6] 邱中天,吕皓.领先用户识别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3(33):64-65
[7] Phadnis Milind A,Mayo MatthewS. Sample size calculations for noninferiority trials for time-toevent data using the concept of proportional time[J].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2021,48(6)
[8] 刘沁娟.Z世代的网络偏好[J].网络传播,2020(4):34-35
[9] Mob研究院.后浪生活图鉴[J].现代商业银行,2020(22):28-33
[ 1 0 ] 张幸荣.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20):4
[11] 姜参.资源投入与产品质量策略的匹配性研究——基于收益效应和福利效应的比较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20,037(2):135-143
【作者简介】
李 睿:工学硕士,工程师,联通研究院,主要从事电信行业的市场分析、产品规划工作。
黄 颖:硕士,中级经济师,联通研究院,主要从事电信行业市场分析、用户洞察和业务研究工作。
郭耀隆:金融学硕士,主要从事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领域工作。
祝 娇:理学硕士,主要从事产品及品牌相关领域研究,涉及消费者洞察、产品规划、品牌建设等细分领域。
编辑:王丹瑛
校审:王钐杉
本文来自作者:zt1080,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6455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