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抖音种草?
很多品牌还缺乏对场景、内容与产品三者连贯性的把控,我和一些品牌做交流,他们承认种草营销效果不错,问到哪里不错,只能用感知到的经验,或某阶段散投消费者的反馈,告知我。
举个例子:
品牌种草时会通过“暗号”,引导消费者去店铺、领取优惠券下单,原本168元的商品,通过暗号可能只要98元,然而,消费者冲营销视频而来,薅完羊毛后就再也没有二次消费。
这种策略没什么问题,但并不科学,你只能判断性质,在程度上根本无法指导种草策略和具体实践,下次还是盲投,没节奏、没规划。
另外,还存在“光种不收”的情况。
这类品牌做抖音不久,市场部不善于借助“直播、短视频、商城”三者形成闭环,他们知道很重要,是趋势,也知道每个月需要拿出来部分钱种草、投KOL,但是,就等着用户意向闲逛时自主下单。
你会发现,后台标签被品牌打了一大堆,就是不知道自播、达人播帮收,最好的办法是,达人种草后,对和达人视频互动过的人,用千川投放,二次触发进行转化。
还有各种关于“种草细节”问题,不逐一列举,这一切关键,就是对科学种草认知不够深刻,没有系统了解够抖音的种草逻辑。
诚然,虽然抖音有海量用户和创作者,如果你无法建立“抖音种草全链路思维”,根据兴趣,在对的场景提供商品与内容,那用户就无法与产品发生化学反应,自然就失去价值。
行为
再回到种草逻辑上,商品、内容、场景匹配固然重要,但种草内核应该是,先认知到人群发生哪些变化?
信息一般分为“主动需求和被动需求”,前者用户通过“搜索框解决”,后者通过订阅、推荐、关注、发现等版块;从网民购物的底层逻辑看,我们可以把所有购物行为总结成两个字:搜、逛。
什么是搜?
消费者有明确需求,知道自己要什么,直接通过搜索关键词、店铺、找到对应商品选择购买;或者用户需要什么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通过搜索寻找商品或解决方案。
不管消费者在哪里搜索,我们都可以把客户为了寻找解决方案、和产品的行为,理解成”主动需求“。
就像:
最近头皮痒,试图替换掉用了许久的”阿道夫“洗头膏,你肯定不会直接找新品牌洗头膏的名字,而是搜“去屑产品、防脱发”等类似内容。
所以,只要客户做搜的动作,就一定会产生”关键词“,关键词可作为透析消费行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第一种情况,我们通过设计关键词,就能挖掘对方的真正需求和动机,然后针对性做产品介绍,但是,关键词有时匹配的场景和内容是不一的。
比如:
你在抖音搜索“打呼噜”,会出来很多专家告诉你”睡觉应该注意什么“,也有一些治疗打鼾的仪器,这时,需要通过关键词匹配场景细分。
如同,打呼噜 睡觉、打呼噜 磨牙、打呼噜 鼻子不透气、背后对应出现的内容都不一样,所以,这类群体更关注与直接找产品。
第二种情况,没有明确认可的商品,需要通过信息求助或证实解决方案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它归属到“了解信息”类别上。
就像,治疗脚气什么方法最有效?如何控制体重,侧面说明,这类人群对已知的方法不认可,想寻求一种比较好的产品来解决该问题。
针对他们,你需要先证实效果反馈、客户反馈、商品可行性,暗示商品没问题,对方就会为你买单,曾经爆火的小白鞋神器,正式该这种心理。
因此,能看出每个关键词背后,都隐藏着不同人群和需求,他们的需求程度、解决方式、使用场景以及对品质要求,完全不同,品牌必须根据数据反推客户潜藏在内心的“真实想法”。
更重要的是,有时消费者自我的需求都可能不知道,他只是在你这找到“感觉”而已,然后就被ask(种草)了。
什么是逛?
现实世界里大家无聊时会去逛街,网络同样,人在无聊时会打开各种“APP”到处逛,有时本身目的并非买东西,而是消遣无聊的时间。
当看到某个东西不错,幻想家里刚好没有,可能下单的概率就会增加,所有内容(兴趣)电商本质,都是利用无聊时间顺便把商品卖一卖。
显然,“逛”是除搜索外第二大商品销售形式,但品牌要明白“逛未必要买”,让大脑产生“买“的欲望的前提,你得先吸引用户“注意力”,让她动心,这才是所谓的“种草”;所以想做”逛“的生意关键在哪呢?
答案是”制造内容,吸引注意力“,然而吸引同时,品牌还要明白,消费者看你内容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比如:
”美女直播间跳舞、唱歌“画面,吸引很多男人观看,不见得美女主播推荐短袖、连衣裙穿搭就会有人买;因为围观跳舞的,多半是男生,有1%的人打赏就不错。
反之,如果一位美女通过直播、视频展示茶道、盆栽、刺绣等商品,即便她不说也可能会有人主动询问,能不能买,怎么卖;因为吸引过来的都是对商品感兴趣的人。
所以兴趣电商本身,就是商品、场景、内容的连接器,假设你连自己用户群都不知道是什么?他们关注什么?你又如何制造吸引对方的内容?从而让对方买单呢。
因此,没有定位就想赚“逛”的消费者的钱,无疑就是给男生卖裙子,不搭;客户逛和搜是两种不同购物人群,某些情况下也有共性之处,比如兴趣点、关注点,那么,品牌到底该怎么“找对这些人”,或者说他们有什么特征呢?
人群
巨量引擎将抖音人群分为O机会和5A品牌资产人群。
O(Opportunity)机会指,一定时间周期内,没有与品牌方建立关系的人,但是被品牌方从各种维度识别为潜在消费者,当品牌决定扩大5A人群总数时,这些人是主要目标。
5A此概念参考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4.0》里提出的5A概念,分别为Aware(了解)、Appeal(吸引)、Ask(问询)、Act(行动)、Advocate(拥护),揭示了用户与品牌的关系。
具体来说,抖音根据消费者与品牌方关系远近定义为A1-A5,分别是:
了解人群吸引人群问询人群购买人群复购人群
每个A代表不同关键节点,A1代表触达没有反馈,A2代表浅度兴趣(有访问品牌主页、点赞、分享、评论)但被动接受的群体,A3主动搜索,加购物车未下单,A4已有消费行为,A5对品牌已经有忠诚度,包括进行复购,成为官方账号的粉丝。
当中,能看出哪个与搜逛最近?
显然是A3,因为人群特征主动搜索意向、深度阅读习惯、内容短视频完播、观看达人直播等行为比前两者要深,同比,转化成消费行为比例也更高,而A5则是品牌额外重视的优质人群,毕竟他们有良好忠诚度。
巨量云图有数据表明,美妆日化行业,品牌A3人群相对非A3人群转化率高达20倍,以线索为导向的汽车赛道,A3人群针对行业线索贡献度高达68.6%,并在转化效应上是A1、A2的15-20倍以上。
所以,也说明把握A3种草人群,不仅有利于提高转化率,也能更长远的帮助实现“品牌建设”和“内容复利”。
产品破圈种草:
我们把破圈比作成,某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个小圈子,被更多人接纳和认可,抖音破圈同等此概念,基于第一阶段投放内容所形成用户画像,逐步渗透到竞品、品类用户、甚至跨品类、到场景用户。
说白了,围绕A4-A5人群完成用户画像后,以A3为基础迭代关键词,渗透其他人群。
比如:
一款酸辣粉,品牌产品种草期关键词是“好吃、多少钱、什么味道、谁在吃”,那破圈就要升级到“哪些场景下可以吃,什么人喜欢”等等。
早些年小鲜炖产品种草期主打“减肥”,后来要做破圈动作,“护肤”场景关键词占比上升到近50%,并且还用“冻龄、养生、孕期保养”做铺垫。
种草策略和方法一般以星图达人合作、内容热推/服务、dou 三个为主,星图解决种草内容,同时基于达人本身的自然流量宣传,后两者基于内容进行放大的工具,再然后用云图系统进行人群资产分析和管理。
这里铺设并非是2-3个达人合作,最起码要50、100 的规模(需要预算较大),但这比预算并不完全是为了破圈,很多达人可以挂链接,也能有一定ROI回报。
做的优秀的团队,星图环节可以实现盈利,这样也就真正实现了“品销效合一”,对达人的评估、可以关注点赞、点击、互动率、完播率等指标,深层次还可以关注“年龄、手机价格分布、以及人群分布”等。
对品牌而言,破圈阶段非常重要,毕竟视频互动产生的行为,会影响品牌人群资产总质量,也存在一些品牌投达人,产生爆款视频后,画像和想要的标签偏离,最终借助dou 时,转化不理想。
产品心智种草:
所谓占领心智,即让潜在用户想买一款商品,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你,比如说“可乐”,人们立马会想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气泡饮料,立马想到元气森林。
传统广告界,占领心智需要“重复洗脑”,短视频界,占领心智首要任务是“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以及配合动感的舞蹈节拍”。
不妨思考下,2022年底被轰炸听觉锤的”内马尔胜利之舞“,让人听到,是不是立马会做出相关手势动作?提到蜜雪冰城你又能想到什么?你爱我呀,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心智破圈是从产品卖点到关键词,从关键词到画像、从画像到标签,从标签渗透的过程,只有走过完成一条路,才能完成进阶,如果品牌只注重留下“心智”,很容易被流量反噬,最终陷入质量门、口碑们等负面效应中。
那么,如何面对各种竞争对手下?破取用户心智?我认为需要线上线下双配合。
线上层面:直播带货、短视频KOL的反复触达必定离不开脚本化,张大大前端时间的一系列逆向操作,让直播间人气只增不减,网络评论堪称明星界在线“客服小张”,这种反差脚本是品牌直播IP化,占据心智手段之一。
线下层面:地铁社区广告,朗朗上口广告语必不可缺,就像妙可蓝多,凭借法国童谣曲子“两只老虎”,把它改编成“妙可蓝多、妙可蓝多,奶酪棒、奶酪棒”,让小朋友耳熟能详。
另外超多预算下,明星代言,赞助综艺也是不错选择,2022年底,货拉拉用《拉货歌2022》和拉货操,邀请刘畊宏、张柏芝等明星参与,可谓把心智占领的长尾效应用到极致。
总结一下:
抖音种收一体,并不复杂。
善用星图 云图体系,可以很好的帮助品牌从产品种草、进阶到破圈转化,并且整个过程数据可追踪,可优化,但一切前提是,品牌能够做好精准定位(人群、标签、客单、品类)。
本文来自作者:zx1080,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6442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