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

直播间四万人同时在线,企业年销售额过亿,多肉还能再火十年吗?

7年前,多肉生意利润惊人,首个引进‘哈莫猪肝’水泡的人,用1盆扩繁,净赚百万元,南昌一名多肉玩家在2平方米飘窗上种多肉销售,收入可以在当地买套房。如今‘哈莫猪肝’1片叶子从1万元降到200元,多肉植物整体掉价,利润严重缩水。业界议论纷纷:“多肉是不是不‘火’了?”

目前来看,多肉市场还是“火”的,只是换了模式。去年,不少商家靠薄利多销,直播1天入账20多万元,‘哈莫猪肝’虽然掉价严重,但还是给商家带来40万元的年利润,在多肉主产区之一的山东省青州市,多肉电商如今发展到650多家。

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火!年入亿元企业近10家

“去年,抖音多肉植物主播‘高兴妹妹’的一场直播创造了记录!4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直播结束后关注人数增长3万多名。”云南多肉协会会长吴宁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青州)多肉植物展交流研讨会上分享。

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

第二届中国(青州)多肉植物展交流研讨会

在快手直播平台,账号“青州AK多肉”旺季的日销售额超10万元,公司年销售额稳定在四千万元左右,账号关注人数超过130万。总经理张文胜告诉《中国花卉报》记者,为做到现在的业绩,他招了4名主播,每天早上8点到凌晨2点不间断直播。

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

青州花飞舞园艺“多肉寄养”处

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

番杏属植物

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

莲花掌属法师植物

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

天锦章属水泡植物

以多肉植物中“小众中的小众”水泡植物为例,国内主营水泡植物的商家就不低于5家,记者采访山东青岛和烟台的两家专业种植户了解到,两家企业经过6年钻研,水泡为他们带来了“单品年入净利润40万元”“旺季月销售额30万元”“5年杂交选育新优品种50余个”等众多成绩。目前,水泡植物也发展到1000多个品种,常销品种300余个。

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

水泡植物‘小辣椒’

10年来,多肉市场不断完善升级,许多企业实际上是被“逼”着在前进。与其说多肉“不火了”,不如说大家把炒品种的劲,使在了“修内功”上。

青州忆美园艺就被“逼”出了业绩。去年年初,公司总经理刘强开始做抖音直播,在旺季1个月直播20天,每天播四五个小时,凭借优质的产品和精准的客户定位,实现日均销售额10万元以上的好业绩。

刘强告诉记者:“我们主要做中端偏上的市场,被消费者‘逼’得没办法,不断增加生产和研发投入,之前卖多肉赚的钱都投入了进去,还贷了款。”记者来到青州忆美园艺的多肉基地,工人正干得热火朝天,刘强说他们正在把1个连栋薄膜温室拆成4个独立的棚,每棚配置升降温、自动灌溉、可移动苗床、自动卷帘等设施,将不同规格、品种的多肉分开养护,实现颜色、形态和规格上的标准化和精品化。

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

刘强的连栋薄膜温室

刘强认为,现在多肉市场总体上处于“缺好货”的状态,原因就出在生产上。许多多肉基地生产环境恶劣,一个棚里景天科、番杏科、仙人球、块根植物、十二卷什么都有,大小规格不一,最基本的升降温和自动灌溉设备都没有,遇到水患还容易全军覆没,这种环境中生产的多肉,在电商平台上自然卖不上价。

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旺!新品多肉出口增长迅猛

杂交实生苗的火爆,以及多肉生产的标准化、精品化、批量化,推动了出口业务的持续增长。

赵辉提到,去年他的多肉出口交易额高达120万美元,比前年增长25%,占公司全年批发业务的四分之一。还有一些江苏企业找到青州的基地代工生产,出口生意做得十分红火。随着近两年国内商家大量进行杂交选育和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新优品种不断增加,国产多肉受到了全球市场欢迎。

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多肉抖音运营方法分析

杂交实生苗‘女王’

“比如这两年最流行的品种‘麦秆’,最早从韩国引进到国内,随着国内商家不断用它杂交选育,市场上流通的‘麦秆’已经成了一个品种群庞大的系列,并且返销到韩国,抢占了韩国大量的市场份额。”刘强告诉记者,“麦秆”系列目前在青州的存圃量接近百万株,随便一个基地里都能找到10万株。

在国内市场,新品也比精品的利润要高得多。张文胜向记者介绍了杂交新品的市场销售现状。以景天科石莲花属植物为例,育种商家用1年到1年半时间,杂交出品相不错的新品种。他们会找自媒体达人进行合作宣传,然后通过电商平台以800元一株小规格苗的价格进行零售。买家扩繁并再次卖出,但等到买家开始第二轮出售时,价格跌到了300元左右,这时育种商家就会淘汰该品种,又推出新品。

陈忆帆称这种“玩法”为“做新品的能力”,这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他将要点归纳为三:首先商家要会做杂交育种或者和育种师有密切合作,其次要有很好的品味和市场嗅觉,然后还要在玩家圈有很大的影响力。

为寻求更健康、长期的发展,更多企业开始关注品质调控,比如青州花飞舞园艺投入十几万元采购补光灯,用于提高多肉品相,青州忆美园艺通过设备升级延长了多肉夏季生长期,都极大地提高了精品率。

“10年来,多肉产品在品种、产地、规格上不断细分,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气象。”赵辉认为,竞争更激烈的同时,机会也越来越多,因为消费市场对多肉需求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提升,做好细分领域,大家都能长远发展、收获满满。

(本报记者刘磊撰稿,图片来自于刘磊、赵辉、青州花飞舞园艺)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若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号联系。

本文来自作者:一周美食说茶,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6438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