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是谁的陵墓(北京十三陵长陵是谁的陵墓)

长陵是谁的陵墓(北京十三陵长陵是谁的陵墓)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下方圆四五十公里的小盆地上,因有明代十三座皇帝的陵寝,故称十三陵。

据传,朱棣登基后,就派礼部尚书、术士到北平周围寻找“吉壤”,这些人足足用了两年多时间寻找四处地方,都被朱棣一一否决。

朱棣也很生气,不由亲自出马,看中了昌平县黄土山这个地方。此地属于燕山余脉,自西向东,迤逦而来。东西北三面,群峰耸立,如似屏障,气势磅礴,形如盆地。

长陵是谁的陵墓(北京十三陵长陵是谁的陵墓)

术士看后,也神夸一番,朱棣非常高兴,便下旨圈地,开工建造。其实,朱棣毕竟是马上皇帝、篡位之人,他不仅看风水,更看重的是地势,易守难攻,一旦驻军把守,既可守陵,又可护卫京师。

这就是朱棣高明之处,并且改黄土山为天寿山,皇帝的陵寝怎么能和老百姓“哪里黄土不埋人”一样,从而延续了明代十三座皇帝陵寝,这就是朱棣的眼力。

长陵在天寿山主峰下,是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陵墓。据说,建成于永乐十一年,把原来安葬在南京的徐皇后迁到长陵。

1424年7月,朱棣死于北征途中的榆木川,当年12月葬入长陵。

迎面是红墙黄瓦,三座券门。整个长陵建筑,前方后圆。前方部分为三进院落。走进陵门,是一进院落,据说,左右原来有神库、神厨,现在只剩下碑亭 。

进了祾恩门,是二进院落,此名为明世宗朱厚熜赐予,“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之意。

院内正中便是高大的“祾恩殿”,是供奉帝后神牌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这祾恩殿可有名了,一是规模大、等级高,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着皇帝“九五”之尊。二是用料考究,殿内所用的木件全是金丝楠木。

殿中,32根金丝楠木排列,最大的4根,两人难以围抱,一柱竟高达14米之多,顶天立地,世称罕见佳木。这样宏伟的金丝楠木建筑,我国已绝无仅有。

据文献记载,天寿山各陵及北京宫殿所用金丝楠木,均采自四川、湖广一带深山密林之中,“一木初卧,千夫难移”,“入山千人,出山五百”,可见它的代价,再运往北京,更是工程浩大,费时长久。

三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劳动人们的智慧也是无价之宝,这大殿书写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经验——“营造法式”。

结构更趋简化,节点更趋牢固,是我国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珍品实物。历时六百余年,依然牢固如旧,至今非常有建筑意义。

长陵是谁的陵墓(北京十三陵长陵是谁的陵墓)

殿中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的是朱棣皇帝铜像,形象逼真,做工精湛,也是世上精美绝伦的艺术佳作。不过,我对朱棣并不感冒,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窝里斗,算什么好汉。

不管历史上怎么歌颂,他也难脱骂名。

致使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也效仿他故伎重演——“清君侧”谋反,多亏他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比朱元璋的孙子惠帝朱允炆强,俘虏了汉王朱高煦、缸烧了汉王朱高煦,要不然一代复一代怎么得了。

长陵是谁的陵墓(北京十三陵长陵是谁的陵墓)

进入三进院落,棂星门,石供案,石供器,石香炉,多为祭器之物,与其相连接的就是后园部分——宝城建筑。

宝城内,是埋葬朱棣与皇后的玄宫(墓室)建筑,中央封土隆起,宛如小山陵,既称“宝顶”,又称宝山。从整个外观看去,又如一个封闭的圆形城堡,故而得名宝城,又作宝山城。

从宝城甬道登上楼阁,明楼上下两檐之间,书有“长陵”两字,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

“ 成祖”是朱棣的庙号,“文”是朱棣的谥号,文字旧时泥金,碑身用朱漆阑画云气,故又有“朱石碑”的俗称。

长陵是谁的陵墓(北京十三陵长陵是谁的陵墓)

登上明楼,四处瞧看,长陵尽收眼底,一座陵墓,就是一个皇帝,就是一部历史。

明朝历史,坦率地说,我还是比较佩服明宣宗朱瞻基的,没有他俘虏他二叔朱高煦,缸烧他二叔朱高煦,也就没有后来史称的“仁宣之治”。

明宣宗朱瞻基,体恤民情,整顿吏治,缓和矛盾,休养生息,励精图治,知人善任,发展经济。只可惜寿命太短了,但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来自作者:百晓生,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598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