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家与绘画巨匠之间的故事

钢琴艺术家与绘画巨匠之间的故事

这是一次音乐与绘画的表达共振

更是钢琴艺术家与绘画巨匠之间

跨时代的同声响应

2月12日,在成都市美术馆“绘画事情——何多苓的艺术历程”展览展厅中,施坦威艺术家吴驰先生与著名油画大师何多苓先生进行了一场“音画清谈”,也为线上线下的观众们带去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钢琴独奏音乐会。

钢琴艺术家与绘画巨匠之间的故事

此次音乐会被吴驰先生命名为《图画展览会》,取自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一首钢琴套曲,也是本场音乐会下半场的曲目。

《图画展览会》是浪漫主义时期俄国强力集团成员穆索尔斯基在1874年根据亡友维克托·阿里山大罗维奇·哈特曼的绘画遗作展览会创作的音乐作品。二人因艺术的融通产生的深厚友情,引发了148年后两位艺术家关于音乐与绘画跨界共振的灵感碰撞。

钢琴艺术家与绘画巨匠之间的故事

作为古典音乐爱好者的何多苓先生,在与吴驰先生谈及《图画展览会》音乐会时,双方不谋而合地想到作品的创作背景——何不尝试将听觉和视觉的感官艺术相结合形成联觉呢?二人一拍即合,再次创造了音乐与绘画的邂逅。

吴驰先生上半场演奏的《奥伯曼山谷》,选自李斯特《旅行岁月》之《瑞士游记》。这是一部关于诗歌与音乐的交融,无关风月,只关乎于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我盼望什么?我是什么人?在自然里能寻找到什么?”似乎在诉说着人类的痛苦、冷漠和自弃。他是痛苦迷茫后拨开云层的豁然开朗,又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后的绝望彷徨。他在呐喊,他在咆哮!他不愿向命运屈服,他要奋起反抗!我们是时代中的一粒尘埃,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都如此渺小,但这仍无法阻止我们与疾病抗衡、与命运抗争。我们不能征服高深莫测的大自然,但,我们可以跨越自我的人生沟壑。

下半场是一首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与其将《图画展览会》视为一首音乐作品,不如将其视为以钢琴为画板,用音符作颜料绘制的一幅幅绘画作品。自卑的侏儒、笨重的牛车、欢快的小鸡、喧闹的菜市场…… 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就在眼前,又忽而消失不见。难度系数极高的《图画展览会》凭借其充满交响乐化的特质和非旋律性的特点,在浩瀚如烟的音乐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常作为检验钢琴家技术的试金石。而对于将挑战一切有难度的事情作为自己人生信条的吴驰来说,他希望这次用自己的语言,来诠释这部作品,描述他心目中“图画展览会”中的画作。

钢琴艺术家与绘画巨匠之间的故事

音乐会接近尾声时,吴驰先生为前来欣赏何多苓先生画作的观众送上惊喜彩蛋——加演一曲舒伯特-李斯特改编曲《暮春》。此曲正是何多苓名作《春风已经苏醒》的音乐灵感来源。此曲终了,在音与画的交响中,春的生机盎然于满室,万物复苏,未来可期。

钢琴艺术家与绘画巨匠之间的故事

吴驰先生(左)与何多苓先生(右)音乐会后合影留念

钢琴艺术家与绘画巨匠之间的故事

左:吴驰先生演奏动作

钢琴艺术家与绘画巨匠之间的故事

右: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

关注公众号:zhantianss(长按复制)

本文来自作者:计市经济,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498899.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