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只要求背古诗,,古诗词大赛比赛规则

小时候只要求背古诗,但却没教我们怎么作诗?古诗大赛也只有背诗,传承上是不是有问题了?

中国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非常巨量。宋代诗词、唐朝诗词、清朝诗词、《诗经》、《元曲》……还有许许多多现代人写的优秀诗词都是我们阅读的范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使我们咀嚼出诗词歌赋的韵味;能让我们感受诗词歌赋抑扬顿挫的特色;优秀诗词的语境和韵律能征服我们过目不忘。

我们的学生时代,背诵古代诗词一定要连带背诵每一首诗词的作者、单句含义和整体含义。并能说出作者写作时的意境、际遇和内心活动。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弄懂每一首诗词的韵律。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绝句、杂句、长短句词都有韵法和律法。好的诗词不光意境好词句好,韵律更美,能引诱人百读不厌。

掌握写作技巧,掌握知识要点,积累广泛的’阅历是写诗词的必要条件。在诗词盛行的古代,创作诗词大部分人都会,真正名留千古的又有几人?李白、王维、白居易、苏轼、王勃、孟浩然、杜甫、韩愈、王昌龄等等,廖廖可数。有的人写一辈子写不出好诗词而名不见经传,有的人一辈子就写一首诗词却能名垂青史。背诗写诗全凭个人爱好,要受求知欲的驱使,才能积累知识,暴发出写作的激情。

现代著名诗人有徐志摩、戴望舒、艾青、闻一多……当代著名的诗人有北 岛,代表诗句有:“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童话诗人顾城,代表诗句有:“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现代诗人艾青,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r

读诗背诗是学习写作诗词歌赋的一种手段,也是学习写作诗词歌赋的必要途径。写作诗词歌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长期的结累经验;写作诗词歌赋,不需要别人言传身教,全靠自己从诵读中去感悟,学习,发奋和坚持。

题主问题所指的”古诗”应该是:”古风”和”近体诗”。

古风是不受格律制约的古诗。唐代科举取仕分明经和进士两科,进士科将诗列入考试科目。为了制定考试规则,评分标准,逐步制定和完善了诗的平仄,对仗,粘连,押韵等格律。近体诗从古诗中脱颖而出,另立门户。

在明确了题主”古诗”的含义后,下面,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题主的问题:1,为什么只背”古诗”,不教如何写诗。2,只背古诗不教写古诗会不会传承出问题?

1,为什么只背”古诗”,不教如何写诗。

题主说:小时候上学,老师只要求背诗,现在,古诗大赛也是背诗,都不讲如何写诗。我想这个问题有如下原因:

1,教学大纲没有要求,教学生写古诗。老师讲的”古诗”可能包括”古风”诗,或”近体诗”。老师一般也就讲讲该诗的白话意思,主题思想,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主要词语,典故等。至于该诗的:赋,比,兴,起承转合等写作手法一般是不讲的,也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要求。按《大纲》也没有要求学生写古诗。

2,近体诗的格律老师也不见得懂。如果书本上选的是”近体诗”课文,老师是不可能讲该诗的格律。有可能老师也不懂。不懂如何教?就连”诗词大会”也是背诗大赛,接龙大赛。如果掺插进:近体诗格律讲解,那效果可想而知,会把观众搞得一头雾水,索然乏味。即便如此,也有选手将自己的诗作呈现,但,被评委康震按格律一卡,不是落韵出律,就是平仄不对,总之是不伦不类。

3,时代的发展所致。古代是科举取仕,文人墨客的进身之路。也是古代乐府曲目填词,娱乐的需求。如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就是为杨贵妃填的词,唱曲用的。现在,什么歌曲没有?现代是信息爆炸,快捷奏。一切都是简洁明快。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现代诗取代了古诗。也就是古风,近体诗已经不再是诗坛的主流,也就是不再提倡。

2,背诗不作诗会不会影响古诗的传承。

1,学习传承任何文化知识都是需要从背和记开始的。这是知识积累的必由之路。李白5岁即发蒙读书,10岁精通“五经”。杜甫7岁能写诗也是从背开始的。然后在背中理解,在写作中磨练。这除了老师教,关键是自己勤学苦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但,只背不写是溜不出好诗来的。诗要有自己的风格,如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要有自己的人生体验,创作自己的诗篇。如果其中化用前人的诗句,使用历史的典故,这都得益于背颂古诗的知识积累。

2,诗词大会的背诗大赛对于古诗的传承起了不可替代的普及推动作用。也掀起了欣赏学习古诗词的热潮。许多耄耋老人,4.5岁的娃娃也参入大赛。而且有的孩童令人刮目相看。古诗传承后继有人是不言而喻的。

3,古诗不仅要会背,会写,而且对于格律诗要押韵合仄。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古诗传承。诗词格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继承和发展是应该的,为此,我国出版了很多有关诗词格律的书籍如,王力主编的《诗词格律》丛书,《诗词格律概论》,《词林正韵》,《平水韵》《中华新韵》等等。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诗词格律在线检测》等工具,还有许多诗词格律的优秀文章,对于学习格律诗都十分方便。

以上,从”为什么背诗,不教写诗。”和”背诗不作诗,会不会传承上有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了题主的问题。从而得出明确结论,古诗传承中细枝节末问题存在,但阻挡不了主流前进,古诗传承前途光明!

题主您好:

背诵古诗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小时候古诗朗朗上口更加容易背诵,背诵是简单,但真正理解古诗背后的寓意是不容易的。

小的时候摇摇头,晃晃脑一首古诗背诵完,但这就仅仅是真的在背诵,并非是理解古诗的真正含义,怎么还能谈得上作诗?

现在回过头来读一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少了那些童真的背诵,而又是一种感想,更是一种苦涩的味道。

搞笑的是为了背诵还把这首脍炙入口的唐诗改编了一个版本,我们小时候只是沉侵在古诗的玩乐中,能把古诗背后的故事,创作背景想到的一定是三好学生。

所以小时候背古诗能沉侵在平平仄仄,长长短短的诗句中就已经很不错了,要能理解平平仄仄的作诗方法那就难于上青天了。

就是现在成年人作诗的境界好的都很少,何况是孩子们了。

古诗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古诗大赛的背诵更是要弘扬古诗文化,让更多的人熟知,让更多的人喜欢,所以传承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古时候大文豪们作诗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李白的《别匡山》是为了启程寻找自己的事业。杜甫的《梦李白·二首》是在梦中见到好基友李白,还有就是杜甫的《天末怀李白》是在怀念好基友李白,再有就是杜甫的《赠太白》刚刚分别就很是想念好基友李白。通过诗句建立好基友的感情还是非常不错的。

而我们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作诗,用诗来记录我们的生活,更是用诗来抒发我们的情感。

现在的我还在看看《唐诗三百首》《诗经》还有就是这些大文豪的自传,都会给我的诗词带来很高的帮助,如您所说,也很希望能有作诗的比赛,想一想还很刺激,很激动的哈。

以上纯是个人见解,一切学习,一起讨论。谢谢

古诗词属于民族瑰宝,民族的财富,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精髓。这些都是口号,实际上古诗词就是一门技术,手艺。和书法,绘画,剪纸没神马不用。我们传承书法的时候,要临帖,描红,让学生掌握了书法技术,这是完整的传承。

但古诗词的传承不同,古诗词传承的时候只是阅读,老师也只教学生阅读,知道诗句的大意,每一句什么意思,一首诗的中心思想,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怀。遇见好的老师,再讲讲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故事。就算完了。关注的是阅读和识字。怎么写古诗,从来不讲。到了大学才有选修唐诗研究等课程。那为什么不能把写作方法放在小学去传承呢?

这个问题,我曾经咨询过语文老师,为什么讲李白《静夜思》的时候,不把诗词的平仄和对仗方法一起告诉学生呢?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静夜思》习作呢?语文老师的回答是 ,教学大纲上没有,就是有,我也不会呀,我自己也没学过诗词格律,也不会写古诗词。这就是中国文化教育出了问题了,使诗词传承出现了断代。

一个民族的复兴和长久繁荣,文化才是根基。传统文化的缺失,会造成西方文化的入侵,这是另一种的侵略,比侵略国土危害更大,影响也会更久远。一个没有了文化根基的民族,就是无根浮萍,没有了人心,没有了凝聚力,你说可怕不?就像现在许多家庭,把几岁的孩子都送到国外教育,你能指望他们传承发扬国学文化吗?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诗词传承要完善,已经刻不容缓,这是个很大的工程,要从师资开始,要从小学课本开始。最快的办法是从孩子们的兴趣班开始。让许多和古诗一样的艺术、国学瑰宝都能完整的传承下来。成为我们繁荣富强的基石。永远传承下去。

小时候背古诗是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长时间的被诗词熏陶,浑然天成。传承上应该没有问题!

没问题,小时候只要求背古诗是:让儿童在读中,背中体会,意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作诗的技巧,俗话说得好: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概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背诗简单,作诗难。你可能会背一百多首,但一辈子也不可能写出十首。作诗需要深厚的功底,文字基础,理解与表达能力,想像能力,生活经验等等,其难度远超背诵。

传承没问题,其实会作诗的人非常多,写的好的也不少。只不过诗人不受重视,也就是自娱自乐而已。全部散落在民间,像一朵野花,悄悄的绽放着她的芬芳。

至于古诗大赛,主旨是让百姓参于,让大众喜欢古诗词,重在推广,所以要求较低。若要人现场作诗,那个难度太大,气氛就出不来了。

所以大赛也只能背诗词,不过也挺有意思。让百姓远离庸俗,营造一个诗意世界。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让这枯燥的生活,多一点浪漫,加一点诗情画意,何乐而不为呢?

现代小学生在古诗词熏陶的量上少得可怜,甚至远远少于听英语,磨耳朵的时间。没有几百首乃至上千首的积累,就算知道近体诗平仄押韵的要求,也很难写出较好的作品。写古体诗就更不用说了。

诗词大会上的中学生虽然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词,如果没在原创上下功夫,也是不行的。甚至大陆有些专家也仅仅停留在诗词的解析,欣赏的层面,对于古诗创作却很少实践。反而香港还有不少写古诗的比赛。

小学生自学作古诗是相当难的,能够教小学生写诗的老师实在不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提高古文化修养,争取能把古诗词文化传承下去。

再来晒一下一个学生的打油诗。欢迎关注草堂易安头条号。

深山

钲钲五弦上,静听涧泉声。

我处深山里,何时得以名。

评:这首明显从刘长卿《弹琴》脱化而来,七弦变为五弦,琴音想必更加高古朴厚,宜乎钲钲,然既弦歌深山,又何汲汲于虚名。

夜色

夜色含暖意,凉凉送雨来。

随风潜入梦,孕育万灵台。

评:初含暖意,忽又凉凉,风云所向,岂可尽知。万灵台稍嫌凑泊。第三句拟杜工部春夜喜雨。

青山

青山白云外,高士日清闲。

我欲乘风去,纵谈天地间。

评:青山白云,挥麈高谈,其中雅意,恐未必知。

斜日

斜日照墟巷,浣溪鸿雁飞。

炊烟出茅舍,游子几时归。

评:斜日、墟巷、炊烟、茅舍,意象可以。

抚琴

月色透青苗,春风源紫霄。

抚琴幽竹里,但复得逍遥。

评:青苗意象不佳,源字平庸。

湖畔

丹山含碧水,淡雨笼覃烟。

湖畔杏花月,天边织女眠。

评:前联精雅,末句轻浅,然切合儿童想象。

寻梅

雪后寻梅花,霜前访雅菊。

尘间且弥漫,愿隐在山麓。

评:霜前雪后,寻梅访菊,一何雅哉,肥遁高蹈,隐士之风。

银鸥

白羽小红脚,银鸥海上停。

双双成对跃,梦景上繁星。

评:前二句刻画生动,色彩明亮,末句跳脱。

隐者

本想深山阅史书,谁知佳客扣柴扉。

欲行别处寻山水,只恨尘缘不让归。

评:隐居读书,山水入怀,有客远来,竟成扰恼,呵呵。

白驹

黄鸟辛勤鸣陇亩,笋生寸寸起新梢。

白驹过隙春将逝,岁月无情把尔抛。

评:白驹过隙,岁月无情,正宜孜孜勤学。

只会背古诗,却不会作诗!

为什么不会作诗啊?

因为老师都没有教对吧!

不会作诗真得是这个原因吗?

现在在继承和发扬古诗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传承上的问题。(现在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传承)

从表面上来看主要的问题在于,老师只是让学生背古诗,却没有教给学生怎么去作诗。

实际上背后的根本问题却是在作诗之外。古人在指点别人作诗时就常说——功夫在诗外!

比如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个天天被爹妈捧在手心里的小学生,即使老师教了他们怎么去作诗,没有只身在外的那种游子情怀,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的诗词来的。

这就是缺乏阅历!

有一种小学生应该有这种阅历,那就是现在所谓的小溜学生。可是他们为什么也写不出来这种情怀?

因为他们缺乏的恰恰是最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传统!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采取的其实就是教英语的那种模式。只是一味地去学习语法,而且现在语文的语法也是采用英语的语法。

这种教学方法好不好?不好!因为这种教法恰恰忽略了我们汉语最重要的语感!

用这种方法教我们的语文,对于语感的把握就特别得慢,甚至终生都把握不住那种特有的语感。

我们的孩子在还没有把握住汉语特有的语感的时候,就又开始学习英语了。

原本就没有掌握住语感,现在更是被英语带得偏了十万八千里了!

我们古代人在进行启蒙教育的时候,都是很注重语感的养成。

《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这样的书籍,就是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佳教科书。

这两本书不仅能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平仄对仗,而且里面还有着大量的典故。

这两本书全部熟练掌握之后,语感很自然地就养成了,我们历史上的那些事儿也都基本上熟知了!

等到读完了再做首诗词试试,马上就会感觉境界不一样了。

没有阅历写不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那种情怀,那么写一首《咏鹅》这样的绝对没有问题!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本文来自作者:W颖儿,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4758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