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运用及短视频网络情绪分析

新冠疫情这一波及全球的突发公共事件引起了极大关注和广泛的情绪反应。运用文本情感分析法对Bilibili网站“新冠疫情”议题相关视频的弹幕进行研究,以考察疫情所引发的网络情绪及其生成机制,为探索短视频平台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情绪呈现规律及进行舆情治理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疫情引起的网络情绪以正向为主;

网络情绪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同构”关系,正向情绪主要围绕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硬核防疫全国推广、致敬烈士、中国抗疫成效等子议题展开,负向情绪则指向事件的灾难性及全球范围内一定时期防疫不力的情形;“视频 弹幕”形式加速个体情绪向集体情绪转化。研究认为占比近1/3的负向情绪值得重视,并提出了加强舆情治理、构建理性网络舆论空间的具体对策。

文章结构

本文以新冠疫情期间Bilibili网站(以下简称“B站”)相关视频的弹幕为主要对象,运用文本情感分析法考察疫情引发的网络情绪及其生成机制,为探索短视频平台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情绪呈现规律及进行相应的舆情治理提供参考。

一、短视频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运用及短视频网络情绪分析

(一)短视频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运用研究

⒈短视频内容生产及传播的创新表现

这类研究多以疫情中的传统主流媒体短视频为对象,对具体案例进行定性描述和经验总结。

⒉短视频传播的作用与效果提升策略

学者普遍认可短视频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认为短视频尤其是主流媒体短视频报道能够与观众建立具有亲密交流感和对象感的对话关系,稳定社会情绪,激发群体效能,凝聚公众情感,政务抖音短视频的出现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完善现有政务平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但也有学者提出,短视频制作门槛低、追逐流行、内容碎片化及偏娱乐化,导致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大多数短视频无法触及事件内核和背后的延展性信息,更无法提供能启迪思考的观点。为提升传播效果,研究者提出了明确定位、增加话题、强化运营、主流媒体引导、主动设置议程、动员用户参与等策略。

⒊短视频舆情传播

这类研究多结合短视频的特性来分析突发事件中短视频舆情传播的特点、过程、影响因素、结果及危机防范机制。

(二)网络情绪及短视频网络情绪分析

⒈网络情绪的生成、评估及引导

网络情绪是现实情绪在网络上的表现,是网民的集体情感反映。

网络情绪的引导治理一直是舆情研究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研究的重点。

⒉短视频网络情绪分析

相关研究集中于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不同媒介情绪差异的比较。其二,网络情绪与传播效力间的关系。其三,突发事件短视频中的网络情绪。

(三)已有研究评价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以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病毒”为关键词,用后羿采集器抓取了B站新冠疫情议题视频中热度排名前100的视频的实时弹幕作为情感分析的实验数据集,其中播放量排名前十的视频如表1所示。

通过清洗、筛选等步骤对实验数据集进行处理后得到有效弹幕879253条。因数据量过于庞大,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部分数据,最终得到弹幕29040条,构成本研究的样本。

(二)弹幕情感词典构建

为构建弹幕情感词典,利用NLPIR(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平台)对弹幕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并对分词后的词语进行词性识别与标注。

(三)弹幕情绪效价及类别确定

关于情绪的短视频(关于情绪的短视频文案)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全民抗疫背景下弹幕情绪以正向为主

29040条弹幕中包含主观弹幕21690条,占74.7%。其中情感值大于、小于及等于0的弹幕在主观弹幕中的占比分别为71%、27.3%和1.7%,情感值大于0的弹幕远多于其他类弹幕,正向情感弹幕数量约为负向情感弹幕数的2.6倍,可见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弹幕中体现出的网络情绪明显偏正向。

关于情绪的短视频(关于情绪的短视频文案)

(二)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硬核防疫、致敬烈士、中国抗疫成效等子议题激发网民正向情绪

⒈医护人员成网民集中致敬/致谢的对象

⒉硬核防疫措施赢得网民赞许

⒊哀悼日引发致敬烈士、祈祷感恩高潮

(三)负向情绪指向疫情灾难性及全球范围内一定时期防疫不力的情形

⒈疫情的灾难性刺激网友负向情绪

⒉疫情初期国内防疫措施不够到位引发网友不满

⒊疫情全球蔓延后部分国家消极防疫表现遭到网民嘲讽

(四)视频传播形式与弹幕发送习惯对网络情绪产生影响

四、规律与发现

(一)网络情绪总体倾于正向,对占比近1/3的负向情绪应加强疏导

(二)情绪与社会之间存在“同构”关系,是对疫情发展及防疫现实的映射

(三)“视频 弹幕”形式影响网络情绪呈现,增强正向情绪的感染力

其一,娱乐戏谑视频及弹幕稀释公众负向情绪,引网络视频社区,以二次元、泛娱乐化为特色,即便是以疫情为主题的热门视频中,也包含了许多鬼畜视频和搞笑向生活类Vlog。

其二,仪式化刷屏弹幕激活情绪感染机制,加速正向情绪由个体情绪向集体情绪转化。

其三,弹幕语言中道德判断和评价等深层情绪隐藏于娱乐戏谑的表层情绪之下,呈现出风趣调侃的总体情绪氛围。

五、建议与对策

(一)政府有效把控疫情现实风险,利用政务短视频信息发布“对话”机制消除负向情绪

(二)主流媒体着力把握视听传播规律,通过PGC短视频进行网络情绪疏导与舆论引导

(三)短视频平台重视对UGC短视频优化内容、强化把关,积极引导正向情绪传播

(四)调适民族主义情绪,构建理性的网络舆论空间

文献支撑

引注数量:50

文献分析:英文文献较多,期刊论文类多。

亮点总结

选题

今日小评

在时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本刊是阅读的选择之一。本刊所刊登文章贴合实际,紧跟时事,因而在文献上并没有太多文献可供参考,即使有,也是弱相关。

文风上,重视对现实情况的归纳总结,并不注重对理论上的历史脉络的整体把握,因而有理工科之风,机械、电子般的感觉。

本文的核心是在bilibili上选取的十几条视频抓取大量弹幕进行实证分析。笔者有如下疑问。

1.bilibili是否可以充当网络环境的代表?因为bilibili更多的是长视频,现如今,短视频是快手和抖音的天下,其“市场占有份额”存疑。

2.只抓取前十位的视频是否具有典型性?即,前十位是否会因为样本数据太少,出现统计上比较大的偏差?如某一议题因为没有“爆款”视频落选,但总体播放量并不少。

3.是否在分析时遗漏了bilibili的视频审核规则?在内容上,是否存在能发、且能火的视频都偏向于正能量?

4.是否在抓取弹幕时忽略了复杂的弹幕筛选规则?分析同上。

当然,可以以“仅以现实呈现出的网络舆情”进行一定的辩解,但总之感觉仍需要一定的篇幅进行说明。

作者简介

刘琼,女,传播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视频传播、网络舆情。

马文婷,女,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

范一欣,女,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

本文来自作者:一周美食说茶,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4748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