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观古碑文言文翻译,读书破万卷历史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出自清代梁邵王《两般秋雨庵随笔》,强调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真正能做到的,却是少之又少。

明朝遗民、著名学者顾炎武一生手不释卷,畅游天下,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八字真言发挥到了极致。

他一生坚决主张不仅要博读,还要经世济用。不仅要知识渊博,而且要实地考察,通过实践来检验平生所学是否正确,以达到解决现实问题,造福社会的目的。

顾炎武七岁进私塾,每天认读连写几十个字,十五岁随祖父读《资治通鉴》。该书共三百五十五卷,常人想要读完,却是望洋兴叹。

欧阳询观古碑文言文翻译,读书破万卷历史故事

而顾炎武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读卷数,一遍一遍反复诵读。最后不仅会背诵全书,为了加深记忆,更是一字不漏地将背诵内容誊写出来。

如此这般,顾炎武埋头苦读了二十多年,到他四十五岁时,已读完各州、府、县的地方志,以及朝廷大臣的书卷文集共一万二千卷,另外还有“二十一史”和历朝实录,有多达几万卷。

后来,在他家乡附近,已找不到其尚未读过的书了。从这时起,顾炎武决定游历天下,一是为了搜罗自己尚未度过的书,二是为了结合实际考察、印证自己所读之书的知识能否用到实处,以此加以匡正。

他用两匹马和两匹骡子驮着搜寻到的书,而自己则骑在另一匹马上,边走边背诵书上的内容。同时,他还记录和整理沿途考察中发现的情况,写出了著名的经典之作《日知录》,流传后世。

据记载,顾炎武在第一次哭吊完明孝陵后,便独身往北走,游历了大半个中国。首先在山东章邱县长白山下垦田自给。之后弃去,由门人辈管理田产,自己再另寻他所。每到一处,他便买几个妾婢,置房屋和地产,一生没有困乏的时候。

由于顾炎武身体力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所以其对天文、地理、历算、历史、音韵、金石、考古等都有极高的造诣,成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1613—1682),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本文来自作者:二手车教授,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4550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