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少翁

——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 ——

【成语】:颐指气使;

【出处】:《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颐指气使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少翁书画

唐朝末年,朱温杀了宰相崔胤和他的亲信人员,只用裴枢、柳璨等人当宰相,接着又叫裴枢强迫昭宗、百官和长安百姓迁往洛阳。

颐指气使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少翁书画

昭宗到了洛阳,左右侍从人员都被杀死了。但朱温还是不放心,时常派李振到洛阳去窥察昭宗和一些大臣的动静。李振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平时他都用盛气凌人的态度来指使别人。

每次到洛阳,李振总要把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罢斥几个。为此人们在背后称他是“鸱鸮”。

颐指气使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少翁书画

不久,朱温派人杀死了昭宗,另立了一个皇帝,史称唐昭宣帝。宰相柳璨开出一张名单,说这批人爱成朋结党,制造是非,都该杀死。李振对朝官本来就很痛恨,因为他们多是进士及第的,因此,他也对朱温说,唐朝之所以腐败,都是这些人违法乱纪的缘故。大王要办大事,这些人是不好对付的,不如一起杀掉为好。

颐指气使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少翁书画

结果,三十多名出身高门和科第的朝官,都被扣上浮薄的罪名,全部被投入黄河淹死了。公园907年,唐昭宣帝把帝位让给朱温。朱温将国号改为大梁,史称后梁,朱温则为梁太祖。李振因功当上了户部尚书,他更加趾高气扬了。

颐指气使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少翁书画

【释义】: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本文来自作者:二手车教授,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4542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