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拐杖里的爱(老奶奶颤巍巍地,拄着拐杖)

《寒夜里:一根颤抖的拐杖》读后感

文/丁振良

1月19日,周长行老师的纪实散文《寒夜里:一根颤抖的拐杖》,在《齐鲁壹点》发表后,一直在我心里发酵。

本文说的是10多年前,一位学生考大学不理想,父亲交了8000元才如愿以偿,由于父亲不分场合地唠叨此事,父子之间产生了矛盾,10多年来如同路人,互不说话。父亲车祸,儿子照顾,睡在低矮的陪床,寒夜被子掉在地上,父亲用颤抖的拐杖为儿子掖被子、盖被子,上演了感人的一幕……

一篇文章,涉及到现行教育及孝道的问题,触动我的灵魂。

教育“收费”应该是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分数不够,交钱就能上学,现已成为当代办学的不成规矩的规矩,这样也好,使一些学子圆了大学的梦,无可厚非。

周老师笔下的小戴交钱上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是幸运的,应该感谢他的父亲。那时,有的农村考生,连2000元都拿不出来,就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失去了人生的美好前程。

10多年前,乃至20多年前,几千元是一个工人全年的工资,况且,这些钱还要养活一个家庭。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说到这,年轻的朋友应该明白了吧!“有钱好办事,关键是没钱。”

父亲与子女之间,常常听到人们说的代沟问题,是的,长辈的辛勤付出,为的是儿女的前途,做儿女的会不会“领情”。因一句话,造成了矛盾,甚至儿女们有了本事,就与父母分家,分家是父母最痛苦的选择。

有的人和父母分家时,大放厥词,要分就要分清楚,那么,我要问:你怎么能和父母分得清楚呢?!人要有感恩之心,感恩也包括父母的养育之恩,你怎么去感恩父母呢?

子女多的父母,分家“不均”,“反目成仇”,不能不说是一个人的失败,不能不说是一个家庭的失败。有人说,无论你的事业怎么成功,对父母不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人以善为本,以德为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说到这,我想起小时候过年,晚辈给长辈磕头,这也算一种礼仪吧。据我了解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取消了磕头这种礼节。尽管磕头是一种形式,但在一定形式上约束了晚辈放荡不羁的行为,至少说父母在,晚辈就不能声称“老子”怎么怎么的。

俗话说养儿防老,在生活里可谓是人间万象。有些人养活了几个儿子,结果老了没人养活,有点本事的儿子住进了城市的高楼,给乡下的弟兄们说,父母活着你们管,死了他管。就是说他的父母死了,他花钱一埋了之。看起来他挺大度的,但这还有没有人情味呢?

读了周老师的《寒夜里:一根颤抖的拐杖》,我想这么多,写得粗浅,有点南辕北辙,不着调了。

本想与周老师跟班阅读学习,春节临近,家务事多,我已经掉队了。

(2021.2.8)

藏在拐杖里的爱(老奶奶颤巍巍地,拄着拐杖)

【作者简介】丁振良(男),河南邓州人,世界华人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著有诗集《金秋诗韵》《布谷声里的故乡》和长篇报告文学《拷问人生》共三部。

本文来自作者:zhanzhan,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3043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