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是做什么的(地方统计局是做什么的)

统计局是做什么的(地方统计局是做什么的)

国家统计局的与税务、海关、海事、铁路警察、银保监会统称国考“六大系统”,招录人数虽不及前几名多,竞争难度却一点也不小。国家统计局究竟怎么样,今天给大家做个分享。

部门概述

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既是政府统计调查机构,也是统计执法机构,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监督的职权,独立向国家统计局上报调查结果,并对上报的调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 承担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的责任。

2. 建立健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拟订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组织实施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全国投入产出调查,核算全国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内生产总值,汇编提供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监督管理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工作。

3. 同有关部门拟订重大国情国力普查计划、方案,组织实施全国人口、经济、农业等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汇总、整理和提供有关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数据。

竞争情况

2022年国考统计局调查总队招录590个岗位共计685人。入面分数线最低分为90分,大部分省份的最高进面分数都在120~135之间。

2022年国家统计局竞争最为激烈的岗位是“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的“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业务科室一级科员”,该岗位仅招录1人,但过审人数高达887人。

而排名第二、第三的岗位竞争比也超过了800∶1。纵观竞争比前十的这些岗位,大多对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历和年限不做要求,因此报名人数较多,每一个岗位都是“百里挑一”。

业务部门

1.国家统计局调查队是全额事业单位,由国家统计局垂直领导,省、市、县调查队和统计局是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人事权由上级部门任命。

2.国家统计局管理调查队和地方统计局,政府管不着调查队。

3.调查队系统属于垂直管理,地方统计局属地管理,当地的政府和统计局有联系。

报名须知

统计局(调查总队)从报考条件上看,学历、工作经历、政治面貌、要求并不高,甚至在专业上,除了相关的统计学、经济学类招收最多之外,其他类别的专业也有招录,是大部分考生可报考的。

薪资待遇

按照《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和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参公单位的性质,新入职的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的公务员在试用期按照二级科员的工资标准核定,转正以后按照一级科员的工资标准核定。

一般而言,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新入职的一二级科员工资平均大约在7万/年-11万/年之间。同时,偏远地区可享受相关偏远补助,贫困地区可享受贫困补助。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国家规定的公务员应该具有的福利标准,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的从业人员均享受。

今日备考小技巧:行测备考之理解类备考干货

在公务员考试中,不论是省考还是国考的申论当中,综合分析都是考生担心的易丢分点,而其中,理解类题目不论从题目的考试频率还是考试难度都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今天就和各位考生一起分享一下理解类的备考思路。

一、题型特征

一般我们会先看到题目,判定题型从而确定答案的形式和内容。那么理解类一般出题当中的动宾结构是以“谈谈……的理解”“分析理解……”“分析……的意思/内涵/含义/概念”来出题,题目的主体一般是围绕一个特定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来提问。比如:

谈谈对划线句子“40年巨变之后,说走就走,路不再长”的理解。

二、题目要求

在综合分析题中,一般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偶尔会出现下面的常规要求。如:

观点明确:对于理解类而言,观点明确指的是要就题论题去解释概念,谈谈含义。首先就要亮明观点,解释概念,不要把概念解释藏起来。

分析透彻:指的就是要把围绕话题词句的相关信息都提炼出来,论证在答案当中。

逻辑清晰:因为理解答题中不是只解释概念,需要呈现所有信息,会显得略混乱,所以需要按照逻辑性呈现答案,方便考官提炼要点。

三、答题思路

1.审题目

审材料范围,审题型,审字数,审主题词,审主题句。初步预判一下特殊词句的意思,下一步即需要围绕词句从材料当中提取相关信息。

2.读材料

读材料需要从每个段落当中提取和划线词语、句子相关的所有概念解释、原因分析、具体表现、影响分析、对策分析。材料中有什么就提取什么,不需要从材料外补充,如果材料内信息规范的话也可以直接摘抄原词原句。注意做好要素信息的区分。

3.写答案

理解类题目的答案呈现需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进行逻辑性呈现。

一般“是什么”的部分可以解释概念、谈表现、举例子。此处的“概念”信息一般是在划线词语句子的附近段落提取关键词。“表现”信息一般指的即材料中所有呈现划线词语句子具体表现的问题、成绩都可。“例子”是否需要呈现要结合所要求的字数判断,如果字数过多,通过举例子也可以让理解类题目的理解部分更能实现解释到位的要求。

“为什么”部分一般把和划线词语、句子相关的所有原因、影响放在一起呈现即可,如果考生感觉难以分开,那么可以直接合并为“具体表现在”的答题内容里面。

“怎么办”部分一般呈现对策,对策来源可以提取材料中直接的对策,也可以来自材料内问题、问题的原因,反推的对策。此处的对策不需要太具体,象征性提出当作结论即可,比如“人才虹吸”的原因在于“软件薄弱、人才短缺”,那么可以提出“因此,要加强软件建设,大力培养人才。”

相信通过以上的梳理,各位小伙伴对理解类题目有清楚的理解,接下来的备考中可以按照这种答题思路进行练习。

本文来自作者:zt1080,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2761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