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适合长期干的项目?

 

大多数公司将会呈现出由专业核心劳动力+灵活用工劳动力+消费者劳动力+智能机器组成一种新型的混合劳动力形态。

(其实现在已经逐步演化形成了,戳链接回顾上一篇:在不确定的风浪里,如何更好的应对未来?)。

未来会呈现出更加精细化的分工,会出现更多的超级个体,每个人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小型公司,然后通过跟别的个体或机构合作,来实现更大的收益。

那么,如何才能更快地进阶为「超级个体」?

不妨,从思考「我能提供什么产品&服务」开始。

很多人可能也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一些创业者、自由职业者一直处于「找项目」的状态中,今天抖音火了,我得去做抖音;明天视频号火,我得去干视频号的项目……

就这样,一直追逐风口,被牵着鼻子走,迷茫、焦虑也自然成为了常态。

在上一篇文中,我提到了应对未来的三条策略,对应到选择项目也同样适用,分别是:

1)聚焦:确定自己「不做什么」

2)底层:关注「不变的东西」

3)复利:打造积累资产

那有没有更加落地可执行的方法呢?

这正是今天我想和你聊的主题:如何培养自己的商业嗅觉,找到适合长期干的项目?

 

第一步:扩大优质选项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碍于认知局限,根本没有确定要做的产品或服务,甚至处于「不知道自己应该做点啥」这种状态。

就算一部人有在做的事情,但多半也是拍脑袋决定干的项目,处于半死不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或是随大流、跟风口,运气好或许能吃到一些红利,但随着风口褪去,又重新陷入迷茫;运气不好,也就充当了炮灰。

看大数据就能表明上述状况了:40%的创业公司存活率不超过1年,90%的创业公司存活率不超过3年——数据来源互联网。

因此,最应该解决的是「选项」问题。

找不到适合长期干的好项目,其实最核心的原因是摄入的信息不足,想想看,你都有没见识过什么是好项目,又怎么会知道怎么做好项目呢?

所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跳出自己的认知锚点,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扩大优质选项。

任何一个产品,要想销售出去就一定是需要获取流量,而互联网流量可主要划分为这两类:免费流量和付费流量。

免费流量:主要用内容和渠道交换,内容的承载形式无非图文、视频、音频,图文类知名平台主要是微信公众号、知乎、今日头条;视频类平台主要是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音频主要是喜马拉雅、蜻蜓FM。

你可以任意打开一个以上提到的软件,如果你有感兴趣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直接在搜索框内搜索关键词,就能检索出相关的内容,只需要去看他们的联系方式或广告,你就能找到相关的产品信息。

然后充当一个目标用户去体验一下整个变现链路,整个流程体验下来,对方的业务你已经非常清晰了。

不过光看还不行,在体验期间,找到了各种各样领域的产品,一定要用表格全部记录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汇总所有信息,帮助你拥有一个全局视角,俯瞰所有的项目,并且可以设置数据筛选,更方便监控和筛选项目,相当于是建立了专属的项目库。

 

想想看,如果你记录了上百条优质的好项目信息时,还会不知道做什么吗?

不过这个表格需要用起来,而不是为了做而做,你需要建立:从观察项目-研究项目-拆解项目的习惯,并且这个表格是长期迭代,不断更新的。

我自己的表格上还会加一栏“存活时间”和“备注”,存活时间越久还能持续变现那一定值得进一步拆解。

而备注里,比如那些变现很强,但是一个新业务,我会重点标注,进行项目监控,过一段时间会去看看他们业务发展如何,是挂掉了还是持续活得很滋润。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会问: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对啥感兴趣,去搜都不知道搜啥关键词,又该怎么找呢?

上面说的主动查找,除此之外还可以被动接收,主要有两种方式:

1.利用算法。不知道自己对啥感兴趣?或许大数据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你经常浏览什么样的内容,那系统就会根据算法推荐更多相似的内容给你。

所以,在平时的碎片化时间中,不要只顾刷内容打发时间,可以培养自己对商业的嗅觉,看看别人是怎么赚钱的,按照上面提到的流程记录下来。

2.研究广告。也就是付费流量,主要通过花钱直接购买流量,商家会在各个渠道投放广告,吸引潜在客户。

学会研究广告,赚钱模式都藏在广告里,抖音的、淘宝的、百度的、腾讯的、线下的,顺藤摸瓜摸瓜找到商家,搞清楚他们的投产比、销量,能持续烧钱的说明一定是能赚钱。

通过以上说的主动查找和被动接收,并持续记录的方式,你会持续打破原有的认知,感叹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在闷声发大财,还有这么多长期赚钱,还很有意义的事情,一切将变得明晰起来。

 

第二步:设置筛选条件

在以上步骤的长期执行中,你建立的项目库表格已经越来越丰富了,当你开始想自己干点事情时,又开始犯难了:这么多不错的项目,到底应该怎么选呢?

答案是,设置重要的筛选条件。

我认为评估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做,一定要满足:

1)是我感兴趣的。很简单,有兴趣才有动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没赚到钱,这个过程我也是很享受的。

2)符合我的能力圈。匹配自身的擅长和优势,要知道不同的人,不同的能力圈,在做不同事情的时候,胜出的机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要用自己的劣势去跟别人的优势硬刚。

3)满足特定人群的刚性需求。就是对于这类群体来说,这个需求一定要被满足,不被满足就会很难受,这样的需求,就叫刚性需求,用户才有付费意愿,最好这个需求是可持续性的。

4)市场容量足够大。指的是市场容量能够满足自己的变现需求,很好理解,在一个需求极其有限的市场里,就算你感兴趣、符合能力圈,满足刚需,但无法养活自己,也很难长久。

5)朝着打造自己的长期&终身职业。以这样的认知去选择项目,做成自己的终身事业,将会终身享受收益。

通过以上条件筛选下来,你会发现真正符合所有条件的项目非常少,甚至没有。

所以,筛选下来的项目就是值得你去测试的项目,如果没有可以持续回到第一步扩大优质选项。

 

第三步:锁定细分市场

如何才能发现适合自己的市场?一个永远不会错的办法,就是不断去做细分。

什么叫细分呢?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购买行为、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

为什么要细分?就不能直接做上一步筛选出来的项目吗?

如果说筛选出来的项目就是一个细分的是市场,你可以直接去做,通过其他的营销方式参与到竞争;但如果对方市场范围足够大,切入细分市场是最优策略。

有利于后续制定营销战略,发掘新的市场机会,能够集中人力、资源怼到一个点上,更快的产生经济效益。

那么,怎么做细分呢?

1)去做用户调研

需求一定不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用户用行为告诉你的,最好的方式是打入敌人(对标竞品)内部,和他们付费用户混成一团,捕捉一切有用的信息。

比如用户的吐槽、抱怨、建议等,都可以记录下来,这些代表的是用户未能被满足的需求。

同时,可以到渠道上查找检索,比如做实物产品,可以到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平台上去找类似产品下的评价、问大家等,还可以到知乎这类问答平台去看带有关键词疑问的问答。

当收集到一定量的样本后,通过分析,就会看出明显趋势的需求,而这就是我们需要选择的目标细分市场。

这样做的好处是足够精确,能更深入与用户产生连接,或许能发掘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触点,对于后续自己做产品&服务时,会有启发;坏处是效率较低,时间周期长。

2)利用数据分析工具

利用工具的好处是效率更高,数据全面,分享一个我常用的的工具:「5118-细分行业分析」https://yx.5118.com/tradeseg?promote=640FC3

直接在搜索框输入你想要做的品类或者服务,会聚合全网的长尾关键词,而这些高频词则一定程度代表了用户需求,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需求词的「心锚」来判断是否值得做。

比如你想卖“蛋白粉”这个产品,搜出来呈现出这么多结果:

如何找到适合长期干的项目?

但所有的需求中,只有作用、功效、效果是可以建心锚(你可以自己证明你的产品有多好),别的需求都是可以代替的,所以这个品是可以入,不过需要做概念包装,区别于同类其他产品。

如果你并不想碰实物产品,而是做虚拟服务,同样也可以以此来判断,比如卖抖音教程,搜出来的结果:

如何找到适合长期干的项目?

可以看出用户高频需求要“视频课程”且需要讲师或课程“最火”,然后还得是适合“新手入门”“简单”的,“最火”这点说明用户对这类服务的认知状态接近饱和的状态了,市面上的课程服务已经很多,小白也只能通过这里讲师或课程“最火”特征来筛选课程,卷成狗,不值得入。

上面提到的5118工具是付费的,但需求量不大的话,直接白嫖免费的已经够用了,这套方法可以多练习,锻炼商业感觉。

本文来自作者:阿兴聊创业,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1718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