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家是谁

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写爱情吗?错。不一样的中秋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家是谁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来临,这种思亲之情,又油然而生。面对一轮晈月,人们也会不由想起诗词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词是出自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家是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家是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家是谁

很多时间,有人会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误读为“爱情”,其实,它的本意是表达亲情的,更确切地说,表达的是兄弟之情。因为,词前有小序,其序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家是谁

这里的丙辰中秋,指的是1076年的中秋节,而子由则是作者的弟弟苏辙(字子由)。1076年,是北宋熙宁九年,这一年的苏东坡在干嘛呢?他与弟弟苏辙又都经历了什么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家是谁

熙宁年间,正是王安石实施新法之期,苏东坡与他的恩师欧阳修一样,都是与王安石政见相左的保守派,对王安石的新政颇多不理解。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调任徐州知州。熙宁九年的中秋节,苏东坡是在密州任上度过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家是谁

而此时的苏辙又在哪里呢?其实,苏辙早在熙宁二年就因为反对王安石的“青苗法”被贬出京,出为河南留守推官。一年后,张方平知陈州(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征召苏辙为陈州教授。熙宁六年(1073年)四月,文彦博出判河阳军(今河南孟县),征辟苏辙为学官。熙宁八年(1075年),改授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熙宁九年,苏辙的中秋节是在齐州任上度过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家是谁

1076年中秋,此时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已经四年没见面了。先秦有诗曰:“棠棣之花,萼胚依依。兄弟之情,莫如手足。”更何况苏轼与子由政见相投,互相支持。其时,苏东坡外调密州,有一种苦闷在心头,是千万句话并与由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家是谁

中秋本是合家团圆日,但是,此时,父亲新丧,兄弟两别,苏东坡只能以酒浇愁,并趁着酒兴,挥毫写下了这不朽的名句。官场失意的词人不道凄凉语,反说只要大家都健康地活着,虽然人隔千里,照耀我们的还是同一个月亮,这不仅表现了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且借月说事,与中秋的背景非常吻合,可谓情景交融。

本文来自作者:Mr麦哥,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1481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