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南怀瑾(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孔老夫子一生,据说“化三千、七十二”,意思是说教化弟子达三千人,其中有贤德贤能的就有七十二位;尽管目前,我们、包括那些专家们,都不能确知到底是其中哪一位,及时地将孔老夫子平日里教化弟子们的嘉言懿行给编撰起来,结集为《论语》的。

但是,自从有了《论语》之后,孔老夫子的形象就日复一日的越发高大起来。或者说,如果不是某位有心的弟子,编撰了《论语》,那么孔老夫子还能不能如此前几千年里,那样的成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呢?这可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且不说《论语》里面,孔老夫子本人的言行教化了,因为的的确确是令人佩服之至;且以孔老夫子的弟子们对夫子的高度肯定的评价,来举例子,一读之下,即可远隔千年,而想见孔老夫子的大成至圣之贤德圣明也。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之,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颜渊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这仅仅只是粗粗的稍微列举了几条,实际上,类似这种对孔老夫子的赞美之词,《论语》当中,所在多是,简直不胜枚举。

当然,也正是从这些几乎是至高无上的评价当中——宰我即认为孔老夫子,已经比尧舜还要贤德了——我们见识了一位受到弟子们顶礼膜拜的孔老夫子的圣明形象,让后世之人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敬仰之情。

而熟读《论语》的人,就会自然而然的去叩问,在自己身边,能寻找到当代的孔老夫子吗?可以找这样一位令自己敬仰和崇拜的老师吗?他们有这个幸运、能找到一位可以比肩孔老夫子的当代贤德吗?

国学大师南怀瑾(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一代夫子南怀瑾先生!

可以肯定的说,很多人都可以在当代,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孔老夫子;而我在遍读近代以来,有影响力的名家名作之后,也可以确定的告诉自己,我也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当代孔老夫子——南怀瑾先生!

01、初识先生即惊叹,何以老来愣吃香?

人与人之间的结缘,有时候真的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就以我对南怀瑾先生的接触来说,机缘未到时,竟然会交臂失之、当面错过。

我所在的市图书馆,其实在显眼的位置,是有一个南怀瑾先生著作的专柜的,可是我多次轻易路过,却不知道一探究竟,一本书都没有翻动过;现在想来,当时真是与宝藏无缘啊!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却鬼使神差的在一个不经常逛的书店里,买了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南怀瑾讲演录》,里面是2004—2006年间,当时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南怀瑾先生的五篇演讲记录稿。

一读之下,顿时被震撼得目瞪口呆!

国学大师南怀瑾(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此身不上如来坐的南怀瑾先生!

一位老师水平如何,作为读者,如果初次见识,不容易辨别的话,完全可以参考老师的听众是哪些人,学生们是谁,然后再看看这些学生们的评价,再回头看看老师说了什么,两相对照、多次反复,则庶几无大错讹、大遗漏矣。

这本书中的五次演讲,都是受国内著名大学再三邀约的,其中,有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还有海南航空高管及金鼎俱乐部会员等企业界菁英。

这其中,除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听众,是该院EMBA学员之外,其余的听众,分别是从北京、安徽、海南岛,师生全班结队而来上海,千里迢迢的,来移樽就教的,这份诚心令人感佩;同时,作为老师、主讲人的南怀瑾先生,其影响力之大、号召力之强,也就是可以想见的了!

而当年的南怀瑾先生,其实已经都八十多岁了,一介书生、半生飘零,甚至连一家正式的工作单位都没有,行政级别、技术职称等当然就都没有了——这一点不管是在当时,还是今天,在大陆学术界,单位、级别、职称,都还是相当被看重的!

可以说,耄耋之年的南怀瑾先生,依然是一个布衣之身,而居然能够跻身于国家级学术殿堂,对着一群社会各界菁英,嬉笑怒骂、侃侃而谈,时而亦庄亦谐,时而谈笑风生,不是真有两把刷子,不是有金刚钻、谁敢揽这种瓷器活啊?

由此,也不禁令我疑窦丛生:为什么南怀瑾先生都这把年纪了,居然还能如此吃香?

于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与南怀瑾先生有了初次的结缘,也开启了我对南怀瑾先生的追踪探秘之旅。

由这本书开始,我陆陆续续的拜读了南怀瑾先生的大量著作,越读越有收获,越读也越觉得先生之了不起!

国学大师南怀瑾(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年轻时英俊帅气的南怀瑾先生!

02、天生瘦弱学“南拳”,贵为军官却改行!

南怀瑾,1918年,出生在温州乐清县,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方,改开年代曾经红极一时的“温州模式”的发源地。

南家在当地,世代经商,家中颇有资财,南怀瑾是其家中独子,从小过着物质富裕的生活,可是出生在这样富庶的家庭,幼时的南怀瑾却体弱多病,家中无奈,只好令其习学当地的一种叫做“南拳”的拳术,借以强身健体、兼及自卫。

温州、台州一带,因为频临东海,自明代戚继光抗倭时起,当地乡民就有崇尚习武的传统,至今仍有很多人自认为是戚继光部下的后代,民风彪悍、习武成风。

所以,南怀瑾从小不仅要像一般有钱人家庭的孩子那样,攻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更要像穷苦子弟那样习武强身。

书读得怎么样,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出名的成绩;但是“南拳”却学的有模有样的,而且连带着还学习了其他很多拳法、武术,包括十八般兵器,居然练习、学会了十四样,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而且后来还前往浙江国术馆习武,在杭州举行的一次全省国术大赛上,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尽管那时候的南怀瑾,个头也不是很高大,但是起码表现出了,是一个学武的好苗子,因为居然获得了武术教官的资格!后来还考进了军校,毕业后成为了军事教官。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南怀瑾将以一位军人、武官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而肯定与后来作为文化人出名的南怀瑾之身份相去万里之遥。

然而,好学深思的南怀瑾,显然不满足于做一名武官,他利用抗战时期,四川是内迁人才卧虎藏龙之地的机会,到处寻访名师、拜师学艺。

国学大师南怀瑾(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弃武从文的南怀瑾先生!

在此过程中,南怀瑾遇到了一位对他日后影响深远的宗门大德袁焕仙老先生!经过晤谈,遂成为忘年之交,后来更是拜在袁焕仙老先生门下,成为了维摩精舍开山首席大弟子。

并且在袁焕仙老先生的提携、指点之下,南怀瑾得以结识佛教界传奇般的神话似大人物——虚云老和尚!这位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在当时及后来,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当世大佛、得道高僧,能够有缘结识的话,都会是一段神话。

而南怀瑾不仅得到了虚云老和尚的亲自点化和启迪,而且受到了高度评价,这让年轻的南怀瑾在学佛之路上,获益良多;也在脱离“军官”“武官”的路上越走越远,并且最终在青壮年时期,本可在军事上建功立业、且已初露端倪的时候,却与“武官”终身分道扬镳。

03、去台之初颇困窘,笔耕不辍终成名!

49年天翻地覆之前,南怀瑾即非常有预见性的先期去台,最开始的时候,还是颇为顺遂的,开了一间义利行,有三艘机帆船跑运输、做贸易,可是后来船只被军队没收,赔得个血本无归、债台高筑。

所以那一段时期,特别像孔老夫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时的那种窘迫之状,蓬门草房、瓦可漏月、门不关风,又正碰上妻弱子幼,且亟需南怀瑾养家糊口,所以那时的南怀瑾,真的是困窘到了极点。

每一位经历过类似惨状的人,相信应该都是深谙其中滋味的吧!到处求人、到处看人眼色、到处碰壁!

那种痛苦啊,窘迫啊,凄惨啊,不是过来人,不足以体会个中滋味,总之就是一个字:惨!

孔老夫子当年被困于陈蔡之间时,依然弦歌不辍;南怀瑾先生处在类似境况中时,也依然笔耕不辍,终于写出了后来影响深远的《禅海蠡测》——可是当时出版时,却连一本都卖不出去,而彼时的南怀瑾,正是想煮字疗饥、也最缺钱的时候。

国学大师南怀瑾(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熬过了困厄十年的南怀瑾先生!

第一炮没有打响,南怀瑾丝毫都不气馁,在左手抱着幼子,脚底下还要不停地踩着摇篮、哄着婴儿时,右手常年奋笔疾书,先后又写出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本力作,可是书虽好,却依然少有人问津。

后来,大名鼎鼎的胡适先生读到了《楞严大义今释》之后,大加称赞,这才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在拜读之后,纷纷叹服南怀瑾的高见、卓识;而南怀瑾这才开始慢慢出名起来,但是算一算,这段困厄的日子,竟然长达十一二年!

创业之人,谁都清楚,最难赚的就是第一桶金,一旦赚到了之后,后面的路,就会越走越宽阔。

南怀瑾也一样,在困厄了十一二年之后,好日子终于开始向他招手了!此后的南怀瑾,各种邀约不断,名气也越来越大,最后甚至先后得到了老蒋、小蒋的赏识和器重,被邀请过去设帐讲学。

这样一来,南怀瑾就更是红极一时,先后成为了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后来又自己在家收徒讲学,先后创立了东西精华协会、老古出版社、十方丛林书院,还创办了《人文世界》杂志。

尤其是后来出版了《论语别裁》之后,一时之间,风靡全岛、洛阳纸贵,为南怀瑾先生赢得了不朽的盛名;当然后来在大陆出版之后,受到了一些学院派专家的挑刺,那都是后话了。

总之,自从遭遇去台初期,那十一二年的厄运之后,南怀瑾先生在台有了近二十五年的大运,红透了全岛,以至于人人口中,都称南师!

04、春风得意正当时,一朝避祸渡重洋!

一个人的运势,有好有坏,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长期持盈保泰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得来、掌握得了的。

而高明之人,往往能够预见到风起于青萍之末!1985年,南怀瑾先生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但是岛上先后发生的一系列案事件,包括“江南案”“十信案”等,引起了先生的警觉,为了避祸,先生决定远渡重洋、去美国。

国学大师南怀瑾(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暮年来美的南怀瑾先生!

虽然是年近古稀之年,可是一到美国,南怀瑾先生马上就开始学习、研究美国,研究如何在美国继续自己的事业,后来迅速成立了东西学院,又招揽了一大批学生,包括很多美国人,其中甚至有基辛格副手、基辛格咨询公司的常务董事兼CEO雷默这样的跨界名人。

还有很多美国政商学各界名人,纷纷前来讨教,南怀瑾先生也总是能够让他们获得满意的答案!

南怀瑾先生在美国的消息也因此而传播出去,两岸在美青年人,都纷纷慕名而来,也是在这一时期,南怀瑾先生在隔断了三十多年之后,再次见到了来自大陆的年轻人。

当年去台的年轻人南怀瑾,而今已是白发苍苍的暮年之人,尽管南怀瑾先生精神矍铄、依旧神采奕奕,可是,当他看到来自大陆的年轻人的时候,依然还是非常感慨。

可是更加令他感慨的是,这些年轻人的身上,出现了可怕、可悲、又可叹的文化断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一代的大陆年轻人身上,出现了断层,原本很多常识性的东西,结果他们居然都很茫然,这令南怀瑾先生非常痛心疾首。

所以,当1988年岛上出现重大变局之后,南怀瑾先生丝毫都不贪恋美国的繁荣发达,而是迅速做出了回来的决定,鉴于当时的情状,先生选择定居于英国人治下的小岛、深圳的邻居。

后来的故事,实际上更加精彩,比如:担任两岸密谈的中间人,促成了后来的“汪辜会谈”;成功建成了国内首条私人投资修建的金温铁路,却在建成之后,将股权全部交出去、不谋一分钱的私利;

捐建福建厦门南普陀寺禅堂,举行南禅七日活动;指导学生捐资创办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设立光华奖学金,担任光华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晚年创办苏州吴江太湖大学堂,并多次举办讲学活动,受到了两岸三地名媛名流的如潮好评。

国学大师南怀瑾(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

享年九十晋五的南怀瑾先生!

即使是在南怀瑾先生往生之后,学生们依然牢记先生的教诲,不时举行纪念活动,撰写的文章、结集出版的书籍,现在都已经非常可观了。

但是无论写了多少文章、出了多少书籍,他们对南怀瑾先生的敬仰和追思,都没有丝毫减少;相反,还在不断的与日俱增。

云山苍苍、江水央央;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南怀瑾先生,必将如孔老夫子一样,永远活在先生的弟子们心中!

本文来自作者:书影,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1439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