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著名的故事有哪三个

《水浒传》的故事,并不是由某个天才作者一挥而就的,而是由从宋至明,长期在民间以戏剧等形式流传积累,最终由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作者整理定型完成的。所以署名“施耐庵”的作者的真相,至今仍是文学界一个不解之谜。

宋江本人,史书无传,但其起义,有史可查,《宋史》中记载,“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江寇京东,(侯)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但这个记载和《水浒传》中的宋江相差甚远,宋江的起事地点在淮南而不在一般认为的山东,人数是三十六人而非一百零八人,而且也没有固定的据点,枉论八百里水泊了,更不见有关“梁山”的只言片语。《宋史》上的宋江,除了提供了一个名字和“投降后征方腊”的半途而废结局外,没有什么更多的干货记载了。

一般认为最早产生的《水浒》故事来自于《大宋宣和遗事》,这是一个始源于宋代的讲史话本,在元代整理刊行,可以认为是宋代民间故事的辑录。其中与后世《水浒传》有关的故事共有三个,而且也出具了三十六人的名单。虽然这些名单未必就和真实的宋江三十六人吻合,而且原始的文本还有错,但确实已经构成了梁山泊的基本框架。

《宣和遗事》的梁山故事从朱勔运送花石纲开始,有十二个人结义为兄弟,受命担任制使,押运花石纲。这十二人是:杨志、李进义(即卢俊义)、林冲、王雄(即杨雄)、花荣、柴进、张青(即张清)、徐宁、李应、穆横(即穆弘)、关胜、孙立。实际上参加押运的只有十人,因为当时天降暴雪,路途不便,杨志、孙立被阻挡在半路,杨志苦等孙立不来,盘缠将要花光,不得不到街上变卖自己随身带的一口宝刀。这就引出了第一个《水浒传》故事——“杨志卖刀”。

 

水浒传里的著名的故事有哪三个

故事经过:

杨志在市集上卖刀,遇到一个恶少后生要买宝刀,两人争执,杨志举刀将恶少砍死。太守判杨志“事体虽大,情实可悯”,发配卫州军城。充军路上,孙立赶到,孙立得知事情经过,觉得事情因他迟到而起,十分愧疚,就跑去京城告知李进义等人,十一人赶到黄河岸边堵截,杀死押送官差,一起去太行山落草。

与《水浒传》的共通点:

《水浒传》中的杨志,卖刀的原因和失落花石纲有关。卖刀时同样因争执杀人被发配。但《宣和遗事》中杨志有十一个同伴,《水浒传》中杨志只有一人,杀死的恶少也没有姓名。

杨志等人去太行山落草之后,第一个故事就告一段落。直接进入第二个故事——“智取生辰纲”。

 

水浒传里的著名的故事有哪三个

故事经过:

“生辰纲”是中书梁师宝差县尉马安国送给蔡京的一批寿礼,价值十万贯。走到半路,因为口渴,遇到一队卖酒的人,喝了酒之后就都倒下了,醒来后生辰纲已不见踪影。马安国报到南洛县知县尹大谅处,从酒桶标记找到卖酒的人,回忆供出是郓城县石碣村的“铁天王”晁盖和吴加亮(即吴用)、刘唐、秦明、阮进(即阮小二)、阮通(即阮小五)、阮小七、燕青共八人。尹知县派押司宋江、差役董平等人去捉,不料宋江先前给晁盖透露了风声,晁盖已经提前逃跑了,董平只绑了晁盖的父亲晁太公,押解至半路,晁盖手持大刀跳出,将晁太公劫走。晁盖等八人因劫了官银,也去太行山梁山泺找杨志等十二人落草。

与《水浒传》的共通点:

“生辰纲”的由来和饮酒失机的情节全部保留,但事件被嫁接到了杨志的身上。秦明、燕青在抢劫生辰纲的队伍里,阮氏兄弟的名字与《水浒传》不一致,董平不是官军虎将而是一名衙役,而且打不过晁盖。“梁山”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却叫“梁山泺”,在太行山。

梁山既然初步显示出面目,宋江的故事也就随之而至——“宋江杀惜”。

 

水浒传里的著名的故事有哪三个

故事经过:

晁盖想起宋江仁义,差刘唐给宋江送去金钗一对,宋江就把金钗给了娼妓阎婆惜,不慎让阎婆惜得知了金钗来历。有一天宋江父亲生病,他回乡看望,路上遇到旧相识杜千(即摸着天杜迁)、张岑(即船火儿张横),又结识了犯了案子的路人索超(真是路人)和因为捉晁盖失败被怪罪丢官的董平。宋江就写了个介绍信,送他们去太行山梁山泺找晁盖。照顾父亲痊愈后,宋江回到郓城,见到阎婆惜和奸夫吴伟正在鬼混,心下愤怒,把两人都杀了,还在墙上写了四行字:“杀了阎婆惜,寰中显姓名。要捉凶身者,梁山泺上寻。”

与《水浒传》的共通点:

阎婆惜知道宋江和晁盖有来往,并且和其他人私通,结果被宋江杀死,宋江不得已逃跑。这里的阎婆惜是个娼妓,并非宋江侧室。宋江徒弟张文远原作奸夫吴伟。宋江返乡路上见到的人没交代什么来历,就是充个人数。

《大宋宣和遗事》里的个人故事,只有这三个,杨志等人一路,晁盖等人一路,宋江单算一路。

宋江杀人后,郓城县县令派人搜捕宋江,宋江躲在九天玄女庙里,躲过追捕。他向九天玄女拜谢时,案上出现一卷“天书”,上面写着:“破国因山木,兵刀用水工;一市充将领,海内耸威风。”(“山木”“水工”为“宋江”二字离合,此“天书”在《水浒传》中被改作童谣:“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拨乱在江东”)后面列着三十六人姓名。宋江一看,其中有晁盖等人。最后还有一行字写道:“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宋江便去找晁盖落草。计算一下,杨志一路12人,晁盖一路8人,宋江刚才送去4人,加上宋江自己一共25人,36人名单里没有宋江,也就是说共计37人里还有12人不知所踪,其中包括公孙胜、李逵、武松、史进、鲁智深等后来《水浒传》里非常重要的人物。

 

水浒传里的著名的故事有哪三个

宋江上山的时候,朱同(即朱仝)、雷横、李逵、戴宗、李海(即混江龙李俊)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上山队伍里,并且文中说宋江带去九人,但对照名单没有提到的有张顺、史进、公孙胜、武松、石秀五人,似乎宋江应该带上山十人。宋江上山后发现,晁盖已经死了,山寨由李进义、吴加亮担任首领。根据天书指示,众人公推宋江为首,然后检点天书名册,发现少了铁鞭呼延绰(即双鞭呼延灼)、一丈青张横(无对应人物)、花和尚鲁智深三人。这里又出现了错漏,因为36人名单里没有“一丈青张横”的名字。后来宋江起兵横行淮阳、京西,朝廷派呼延绰、李横(原文如此)前来剿捕,结果败北,呼延绰、李横干脆也上了山。最后,花和尚鲁智深来投,凑齐36人。宋江见36人齐了,便与吴学究商议,去东岳庙里还愿。朝廷无奈,只能派张叔夜招降宋江,36人各自受封了官职。此后宋江平方腊有功,封为节度使。

这就是最早的《水浒传》故事雏形,可见其除了三个主要故事的核心外,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水浒传》版本差别很大。《水浒传》中用最多笔墨竭力描写的林冲、武松、鲁智深三人,在最初只有名字而无事迹。除了宋江、杨志、晁盖、吴用、刘唐、三阮外,其他人在《水浒》中的故事,更与《宣和遗事》毫不相关。

经过代代流传,不断完善,原本在太行山兴起的烟尘,被创作者们挪到了山东的八百里水泊,36名好汉被完善成了108人,原本简略粗糙的叙述也经由妙笔生花的润色,焕发出无穷的生机,令读者手不释卷,流芳千古。当我们回溯梁山故事的雏形时,更能感受到文字工匠们的鬼斧神工。

本文来自作者:zz1080,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1438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