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一生中的几部分经历

基督是希腊语,救世主的意思,是对希伯来语「弥赛亚」(Messiah)的希腊语翻译。《新约圣经》认为,拿撒勒人耶稣就是救世主。因为耶稣的出现,应验了旧约圣经中的许多预言,所以基督教认为,耶稣是神之子,耶稣就是基督,基督就是耶稣,耶稣是「神人一体」。

米尔顿·罗克奇(Milton Rokeach)生于1918年死于1988年,是一位波兰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是著名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Rokeach Value Survey)的发明人。1984年勒温奖和198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奖得主(The Kurt Lewin Memorial Award & Harold Lasswell Award ),2002年入选《普通心理学评论》20世纪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0位心理学家。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心理学家。

耶稣一生中的几部分经历

米尔顿·罗克奇(Milton Rokeach)

而所谓「三个基督」,就是米尔顿·罗克奇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所做的一个心理学实验。而这个著名的「三个基督」的心理学实验所引发的广泛的社会影响,使这个实验完全超越了心理学学术研究的边界,变成了一个公共文化话题,也使作为心理学家的米尔顿·罗克奇被大众所知晓。所以今天咱们就谈谈这个所谓「三个基督」的故事。

 

1964年米尔顿·罗克奇出版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伊普西兰蒂的三个基督》。这本书记录的就是罗克奇在1959年到1961年,在密歇根州的伊普西兰蒂的一家精神病院,对三个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案例研究。这三个患者都是男性,年龄最大的70岁,名叫克莱德·本森(Clyde Benson),患有痴呆症,经常会回忆自己年轻时的工作与生活。年纪最小的38岁,名叫莱昂·伽柏(Leon Gabor)在三个人中看起来似乎最聪明,而且基本可以做到逻辑连贯的表达。另一个病人名叫约瑟夫·卡塞尔(Joseph Cassel)58岁。已经在精神病院住了近20年,发病之前是一名作家,他从未去过英国,但他自称是英国人,想要回英国。这三个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自认为自己是「耶稣基督」。

 

罗克奇实验的目的是:“如果他们三个人同时面对不止一个人声称自己是耶稣基督,不止一个人说自己是同一个人,这种完全矛盾的情境时,他们妄想的信念及其行为表现可能改变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罗克奇试图找到一种方法,让他们摆脱妄想,认识到自己其实并不是耶稣基督。

 

根据罗克奇自己在书中说,他的治疗方案最初是受到《哈珀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上的一篇文章的启发。这篇文章讲到有一家精神病院,把两名都认为自己是圣母玛利亚的病人,安排在同一间病房作为室友。结果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其中一位忽然意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圣母玛利亚,如果对方是,自己必然不是。这个认知使她从错觉中解脱出来,结果妄想症治愈了。

耶稣一生中的几部分经历

《哈珀斯杂志》(Harper’s Magazine)

受到文章启发的罗克奇想到,如果把三个具有相同错觉的人聚在一起,有没有可能让他们从彼此的沟通中,推理出自己精神上存在问题,从而摆脱妄想,治愈疾病。这样“三个基督”的心理实验,或者说心理治疗就开始了。但是其实这个治疗方法,塞萨尔·贝卡利亚(Cesare Beccaria)在差不多200年前就有提到。贝卡利亚在1764年完成的《论犯罪与惩罚》(On Crimes and Punishments)中就有提到过一个与此相似的治疗方法。

 

耶稣一生中的几部分经历

塞萨尔·贝卡利亚(Cesare Beccaria)

咱们长话短说,1959年的7月1日,罗克奇就将三个“耶稣基督”带到了密歇根州伊普西兰蒂的一家精神病院。按照罗克奇最初的方案,三个人一旦见面交流,就应该会很快出现摆脱妄想的趋势,因为圣经中说耶稣基督只有一个。三个人不可能都是耶稣基督,所以在一开始罗克奇就要求他们每个人要做一个自我介绍,而在做自我介绍时,每个人也都必须要讲讲为什么认为自己是耶稣基督。但是接下来并没有出现罗克奇预计的情况,三个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论,都认为自己就是「耶稣基督」,都不接受除自己以外的另一个耶稣基督。

耶稣一生中的几部分经历

《论犯罪与惩罚》(On Crimes and Punishments)

罗克奇认为这有可能是因为彼此沟通不畅导致的交流无效。于是他把他们三个人安排住在一起,安排他们一起工作,要求他们吃饭的时候也必须坐在一起,简单说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想方设法创造机会,甚至不断强迫他们进行交流,使他们不得不讨论有关自己身份的核心信仰,试图通过让他们无法回避,他们三人之间的彼此接近,来治愈他们的妄想症。但是几个星期过去后,没有收到任何积极的效果。 每个人都无法说服其他人,每个人也都不肯放弃自己的立场。但是罗克奇在治疗过程中发现,38岁的莱昂还有一个妄想,他认为他结婚了,他说他妻子的名字叫“ ” 伊蒂是名,女人是姓。就是说莱昂说他妻子是一个姓女人名叫伊蒂的女人。这使罗克奇想到了是否可以尝试利用莱昂的这个妄想,来挑战莱昂的另一个妄想。于是罗克奇开始冒充伊蒂,给莱昂写信。一方面在信中表达深爱着莱昂,但同时在信中开始挑战莱昂是耶稣基督的想法。 但是没想到的是,不仅没有奏效,莱昂反而断绝了和伊蒂的所有联系。

罗克奇同时也尝试给另外两人写信,试图操纵他们的想法,但同样毫无效果。不仅每个人都没有从妄想中让步,反而由于三个人因为不得不被迫长时间呆在一起, 三个人变得越来越暴躁和易怒。每天都在争吵,甚至还大打出手。每个人都认为其他两个人疯了,是被控制了。

罗克奇又假装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就是,他在伊普西兰蒂医院研究了三个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耶稣基督。罗克奇把文章读给三个人听,试图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妄想。罗克奇认为他们似乎在一开始也受到了打击,但很快就又恢复了妄想。

咱们简单截说,罗克奇想了各种方法,花费了大约两年的时间,始终无法找到打破三个人妄想的方法。最后三个病人最终反而是习惯了彼此,找到了三个耶稣基督的共处之道。他们在谈话时会尽量避免有关耶稣基督的话题,结果他们三人之间不但停止了争吵,还彼此成了朋友,在精神病院联手一起对付其他病人。

罗克奇三个基督的治疗研究,事实上至此已经失败了。1961年,罗克奇被迫结束了他的研究,但是罗克奇在1964年出版了《伊普西兰蒂的三个基督》这本书,在书中,他声称三个病人得到了治疗,并且他也获得了重大发现。

事后证明罗克奇说谎了。曾经参与此项研究的罗克奇的学生,站出来指证罗克奇在说谎。并对罗克奇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罗克奇的学生指出:事实是不仅三个病人并没有得到治疗,而且罗克奇的治疗方案也是极不适当的。罗克奇为了实验效果,在实验中的表现很残忍,经常地质疑病人,还利用谎言操纵病人… 事实上是把他们当作实验的豚鼠。

这场争论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这本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到1984年,罗克奇临终的前4年,罗克奇终于承认,他的实验确实有违伦理和道德,确实因为他的某种操纵,使病人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罗克奇说:“虽然我未能治愈三个基督的妄想症,但是我觉得他们成功地治愈了我。我曾经妄想像神一样无所不能和无所不知地重新安排他们的日常生活。” 罗克奇承认,他的确没有权利,扮演上帝并干涉他们的日常生活,即使是以科学的名义。2017年导演乔恩·阿夫内特(Jon Avnet)以这本书为蓝本拍了一部同名的电影,把它讲成了一个黑色幽默的故事,一个现实中的寓言。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其实可以看到4个基督,罗克奇就是第四个基督。

耶稣一生中的几部分经历

乔恩·阿夫内特(Jon Avnet)所导演的《三个基督》

米尔顿·罗克奇是一位严肃的并受人尊重的心理学家。他的三个基督的心理学实验也是严肃的学术研究。但是艺术家们也许是看到了

「三个基督」中所隐含的某种你以为你是谁的荒诞,所以这个心理学实验,跨越了心理学的边界,不仅成了一部电影,而且还有一部舞台剧,两部歌剧以及一张唱片的主题。

 

本文来自作者:央广网,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1426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