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画山水画作品,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中国山水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是一个突出的创造。汉代绘画主要画人物,偶有山水树木,只作为人物的背景,是极其简单的。到了魏晋六朝,虽然人物画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祖国瑰丽的自然山川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开始出现了以自然山川为题材的山水画。

像顾恺之的《庐山图》、宗炳的《秋山图》和张僧繇的《雪山红树图》等等。隋代展子虔是迄今为止唯一有山水画卷可考的我国第一位山水画家。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展子虔《游春图》

展子虔的《游春图》(有人说该卷是北宋人的摹本,不是原作),是我国山水画独立成科的标志,也是我国目前最古的一幅山水画。

一千四五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数以万计的山水画卷,据专家鉴定,最具代表性的佳作,按朝代顺序,有以下几幅:

荆浩:《匡庐图》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五代荆浩《匡庐图》

董源:《夏山图》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董源《夏山图》

赵斡:《江行雪霁图》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五代南唐 赵斡 江行初雪图(全卷)绢本25.9×376.5

范宽:《溪山行旅图》(见后面详细讲解)

许道宁:《雪溪渔父图》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北宋 许道宁《雪溪渔父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宋 赵伯驹 《江山秋色图》(局部)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浙博

王蒙:《青卞隐居图》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王蒙 《青卞隐居图》

这些画是中华民族的国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引以为荣的瑰宝。

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及范宽其人其事。现存台湾省的《溪山行旅图》,是一幅双拼绢的大山水画。画幅上迎面耸立的突兀主峰,如泰山压顶逼迫在眼前,使人陡然感到威武雄壮。

近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看到它赞不绝口。他说:“……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儿占全幅面积的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全幅整写,无一败笔,北宋人治艺之精,真令人倾倒。”

在我国历朝历代众多的画家中,范宽是一位杰出的写生山水画家。他那雄健、质朴、浑厚的独特风格,在画史上也是极其罕有的。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是现存范宽作品中最杰出动人的一幅。

它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迎面一座主峰巍然矗立,壮气夺人。峰顶层层密林,黑压压连成一片,加强了厚重的感觉。崖石皴(cun)纹理历清晰,近迫眉睫。峰峦凑合处一线飞瀑自崖隙直泻而下,消失在升腾弥漫的雾岚之中。

予肃穆厚重的峰峦以跃动的生气。中景和近景巨石累累,石上又长着许多树木,树后正对瀑布的地方,露出重垒的楼阁;潺潺清溪绕过冈丘,流出山谷;巨石之间展开了一条宽阔的道路,路上有一队载着货物、旅客的骡马车辆正从右方向前走动,仿佛传来一阵阵回响于山谷的得得马蹄声和赶车人的吆喝声,为壮丽的大自然景色增添了无限生机和生活意趣。

这幅画的画面笔势雄健、峻厚挺拔,山石的外形刚劲而质朴,色调纯净无华,充分表现了山峦的质和骨,墨气沉重,质感、重量感、体积感和空间感都很强。中景的树木不仅明显地具有类别的特征,且多有特殊的姿态,极其真实地描绘出了关中山川的浩淼野莽的景象。

在烟云之上的远景是一个占画面三分之二的主峰。这种山峰在漓江西岸、武夷山、华山……都能见到。画幅中远景和中、近景的联系好像隔断了,但飞瀑、流泉和烟云又自如地和它们连成一片,和左边稍小的山峰结成犄角之势,和谐地凝集在一起。

这幅画表现了深山大壑的壮伟气概,却又有瀑布山泉、楼阁、行旅,不使人感到枯涩、闷塞。画家利用了对比的手法:远峰大而近石小;山树大而人物小,更显得山川的雄伟壮观。高处的楼阁和低处的行旅,把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联结在一起。这在古代的山水画卷中,是难能可贵的。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历来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明代董其昌评此画为“宋画第一”。宋代是我国绘画取得极大成就的一个历史阶段,后人把它评为“第一”,其推崇之意可以想见。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晓图卷(全卷)绢本

和许多画家不同,范宽没有功名、不做官,只是一个民间画师。“进止疏野”,“不拘世故”,也就是他的举止行动很随便,不拘束于世俗的礼数。因此,他留下的只是他的绘画作品,连一篇完整的传记文字都没有。

如今,我们只知道他又名中正,字中立。传说他原来不叫范宽,是因为性情温厚、疏宽,所以叫成范宽。像是绰号一样,反正成了正名。

范宽,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生卒年份均无记载,主要活动的时代是在北宋前期。画史上说,他很喜欢饮酒,常常往来于京、洛之间,也就是说他喜爱山水,喜欢游山玩水。

“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

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他常常住在山林之中,坐在那里放眼四望,寻找山水的乐趣,哪怕是下雪的冬夜,他也到处细细浏览,以激发自己艺术创作的感情。也就是说范宽是一个全身心陶醉在大自然景色中的画家,而生活上却是个无拘无束、极为随便的人。

我们从这些简略的记述中,不难体会到范宽的山水画画得如此精妙,主要是由于他对山水有远远超出常人的感情又对它有亲密的接触和深沉的理解,真切地领略到山水的奥秘。

传说在他的作品中,春夏秋冬四时的景色,阴晴雨雪天时的变幻,联系到人的喜怒哀乐情绪的渗泄,都能表达得淋漓尽致。看来这也是可信的。

范宽画山水最初向画家李成学,后来又拜荆浩为师。(李成、荆浩都是我国历史上极有成绩的大家。)学着学着,他终于觉悟了,叹息着说,前人作画是根据客观事物来描绘的,既然如此,我何不直接向客观事物学习,进行创作呢?要学习就不能仅画其外形,而应该抓住事物的内在实质、精神面貌来描绘。

范宽的这一领悟,抓住了艺术创作的核心,因此后来他的作品超过了他的老师李成;比荆浩“青出于蓝”,即胜于蓝。他的这种理解,一直影响到现在的许多学画者。

后人对范宽的山水画评价很高。历代评论家都把范宽与李成,董源视为北宋三大家之一。有人评论说,范宽以山水画知名,为天下所重。他的画不靠华丽的装饰,能透过原物的表象,把气韵表达出来;这是他自己超越于自然的一种创造,不是从古法上学来的。

实际上,范宽的画虽然风格、体貌及笔墨习性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与荆浩画派并不是毫无渊源关系。荆浩画派的许多特点,如气局的雄杰,山峦的正面折落,四面峻厚,用笔老硬,用墨深沉等等,范宽还是有继承也有发展的。只是他显得更为成熟与老练罢了。

精于鉴赏的米芾,有一次在丹徒僧房里见到一幅山水,他看来看去,觉得像是荆浩的作品,待走近一看,画瀑布的地方题着“华原范宽”的落款。这样一来,他终于找到了范宽年轻时学过荆浩的证据。

范宽是位杰出的写生画家。他听人说终南山、太华山的风景好,就搬到那里去住,终日仔细游览观赏。他对秦陇山水有真切的体验和研究,因此在他笔下把北方山水的雄峻壮实的风神和峥嵘石骨,刻画得淋漓尽致。

山水画:此画被人称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范宽的山水画,多采用全景式的高远构图,具有雄奇而险峻的气势,产生出一种逼人的真实感。《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等等都是如此。

比如《雪景寒林图》,章法和《溪山行旅图》相似,但景象更为深远,层次更加丰富。这幅画在近处坡岸上是深邃的寒林、隐现的村居和坡石溪桥;中景主峰巍峙而群峰屏立,主次分明。峰顶密林丛生,十分浩莽,山腰丛林中画一萧寺,弯曲的小径贯穿其间,将上下连成一气;远峰嵯峨峭立,气势壮拔。整幅画面的布局,既雄伟壮阔又幽深曲折;主峰既突兀又富于变化。像一支乐曲,有高潮也有低调,有缜密的吹奏又有轻松的抒情乐章,既有节奏感、韵律感。

在绘画中能如此真实而又饶有韵致、节拍地表现出秦陇山川壮丽浩莽的景象,真令人心醉、令人神驰。

范宽用笔,从《溪山行旅图》来看,皴山石用笔坚挺峭利,多转折并露出圭角,犹如弯曲的钢丝,表现山石的嶙峋外形;屋宇人物则用铁线描,故有铁屋石人之喻。他用的是微秃的笔的中锋,下笔直而平均,形如稻谷,密点攒簇,并参以短条子的笔触,加以“抢笔”的用笔法,深沉地刻画出北方石质的风骨,即所谓“雨点皴”。

范宽用墨则以浓厚厚重的墨韵为特色,善用“积墨法”。他画山先用干笔浓墨皴山石,再用水墨“笼染”。用淡破浓或用浓破淡;有的地方则用淡墨层层加积六七次而成深,显得浑厚而又滋润、沉着而又典雅。

房屋是先用界画铁线勾出,然后用墨“笼染”,非常突出惹眼。《雪景寒林图》完全体现了以上这些技法特点。范宽这种黑沉沉的墨法,代表着宋人“黝黑如椎碑”的画法。

我们在上面介绍了范宽用笔用墨的一些特点,并不是意在介绍作画的具体技法,也远没有把范宽山水画的特色解说得详尽完整,而是由于我们常常听到读者说,有的国画山水画黑糊糊的一片,看不出什么好坏,欣赏不出它的精妙处。

实际上,国画中水墨山水用笔用墨大有学问、大有讲究,功夫十分深奥,远不是一二篇短短的文字,可以讲清楚的。

古人讲起用墨,就有墨分“五彩”的说法,即用墨时运用水分调节墨的浓度,得到焦、浓、重、淡、清五种不同的墨色,用以表现不同物象的明暗、质感(厚薄、重轻等)。至于用笔,那就说起来变化更多,无法用短短的文字把它交代明白了。当我们了解了一些用笔用墨的道理,对学会欣赏水墨山水画是有很大用处的。

本文来自作者:落落,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1061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