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关于神圣的解释,界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

“黑暗的中世纪”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并非毫无贡献,中世纪基督教为欧洲人提供了精神上的信仰,这种虔诚的信仰在后来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经久不衰。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基督教思想对历史学科的发展有何影响,史学家是如何撰写史书的。

导语

作为现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几乎每座城市都能见到的基督教堂、日常说话中”哦我的上帝”的口头禅、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基督教元素……可以说,基督教对人类文明的塑造起着很大作用,即使对于非信徒来说,一些基督教的思想也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不仅如此,基督教的理念更是对历史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产生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稳定起到了辅助作用,更逐渐成为罗马公民的思想支柱,可以说基督教中关于天堂、上帝的思想让人们有了灵魂上的皈依。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处理神圣的天堂与现世的生活之间的关系呢?国王和上帝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公民应该遵从上帝还是服从国王的命令?这些问题摆在当时及以后的史学家面前。于是就产生了”基督教史学”,也就是史学家在基督教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历史记录。

早期基督教史学的形成

(一)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

基督教原本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公元1世纪,罗马攻占巴勒斯坦地区,犹太教内部开始产生分裂。自犹太人覆国后,犹太教内部关于是否要复国、如何返回祖地问题产生了分歧。比如法利赛派,意思是”隔离者”,他们是马加比起义功臣之后,是教派法律的疯狂拥护者。

基督教产生后,界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成为史学家的工作重心

被罗马人摧毁的第二圣殿模型

还有一派为”奋锐党”,信徒为平民和手工业者,在要求独立无望后,寄希望于在彼岸世界寻求弥赛亚(耶稣)拯救,他们认为耶稣已经降临,正是基督教的前身。但从主张上来看,正统的犹太人认为弥赛亚尚未降临,这些主张弥撒亚已经降临的倒是异端了。

早期的基督教备受打击,除了其一神论思想与当时罗马”万神”思想格格不入外,基督教徒不理发、剃须,打扮怪异;把葡萄酒视为人血,不参加祭祀,这些奇怪的习俗令人们感到恐惧。基督教义宣扬世界末日论,天降大火,焚毁一切,这种思想被人们认为是导致罗马大火的元凶。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官方承认了基督教的地位。392年,基督教成为国教。由此,基督教才有可能对史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基督教产生后,界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成为史学家的工作重心

接受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

(二)基督教思想对史学的影响

在此之前,古希腊史学秉承着人文主义传统,简单来说就是人是历史的主角,即使神的力量再大,最终结局都是”人定胜天”。但是,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一大批基督神学家,他们认为是上帝赋予皇帝统治权,因此,神从历史幕后走到了台前,真正参与历史。

人的历史是上帝目的的实践,人是上帝意志的实践者,人的存在是完成上帝目的的手段,每个历史事件背后都隐藏着上帝的意志,概括来说,人从历史的主人变成了上帝的附庸。这就是古典时期人本史学向基督教神本主义史学的转向。

除此之外,原本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叙述是有重心的,大多是以自身为中心展开对世界的描述。基督教史学却不然,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各民族平等,这种思想下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基督教产生后,界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成为史学家的工作重心

人是上帝的附庸

最早一批的基督教史学家

(一)阿非利加与《年代记》

阿非利加是早期基督教史学家,也是耶路撒冷的一名基督教神学家,其著作《年代记》是一系列基督教历史的开山之作。

《年代记》补充了《圣经》中人物的生卒年,利用希腊语史学家的年代学,即罗得的卡斯托尔年代表,得出结论:从亚当至基督诞生之间有5500年。在这个历史时间的框架中,他按照《圣经》中的年代顺序记载了古代东方各地区以及希腊、罗马历史上的人事和神话传说。

这部著作首次明确地运用这个线性的历史时间框架安排和编纂历史,初步确立了宏观的历史时间坐标的观念,从而奠定了基督教年代学的基础。之前的史学如何确定时间,一直是一大难题,罗马史学家多采用执政官纪年法,古希腊史学家采用奥林匹亚纪年,阿非利加可以说推动了史学纪年问题的解决。

基督教产生后,界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成为史学家的工作重心

耶稣的诞生

(二)尤西比乌斯:教会史学之父

尤西比乌斯是君士坦丁皇帝的亲密顾问,也是罗马帝国著名的神学家。他的著作有《年代记(大事年表)》(以希腊语撰写)和《教会史》,这两部著作阐明了神学的史学蕴含,将神学与历史学初次连接了起来。

其中,《年代记》更是基督教在史学中取得胜利的标志。《年代记》是尤西比乌斯模仿阿非里加的《编年史》而写成的,但规模更大、体例更完备。它将神圣的历史与世俗的历史在年代表的框架下有机结合起来。

何为神圣的历史?指的是希伯莱人和基督教的历史,与之相对的是世俗的历史,指的是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希腊、罗马的历史。以年代为经,把这两部分历史分别记载在年代的左右两边,神圣的历史在左边、世俗的历史在右边,使二者互相对照。这种做法为各国的历史记载提供了一个更加具体的统一的纪年方法,也标志着基督教年代学的诞生。

基督教产生后,界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成为史学家的工作重心

尤西比乌斯《基督教会史》

罗马帝国成为神为世人安排的世界

313年,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改变了基督教传播与发展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罗马帝国成为神意安排的生活场所,使罗马在神圣历史中获得了一席之地,基督教和罗马世俗世界之间的史学鸿沟开始弥合。

(一)奥古斯丁的神学史观

从君士坦丁大帝开始,基督教徒已经把罗马帝国视为神意安排的生活构架,对帝国的积极态度表现在尤西比乌斯、罗哲姆的作品中。但是,410年,信奉基督教阿里乌斯派的哥特人洗劫罗马后,基督教与罗马帝国之间的协调状态被打破。简单来说,信仰基督教的哥特人竟然洗劫了基督教的圣地罗马,这种行为对整个罗马社会,尤其是基督徒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基督教产生后,界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成为史学家的工作重心

洗劫罗马的哥特人

这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与心理冲击:永恒的罗马即使是不能终结的,但还是能攻破的。这一事件引发了难民潮和反责浪潮,让人们又回想起了基督教导致罗马衰落的古老控诉。

奥古斯丁也对这一控诉进行了回应,他意识到不能将基督教信仰与任何国家联系起来。在《上帝之城》中,重新界定了神圣与世俗在所有时间中的关系。

奥古斯丁确立了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即”上帝之城”代表着善与光明,”世俗之城”代表着恶与黑暗,从理论高度论述了神圣与世俗的关系,人们生活的世俗之城不值得留恋,最终都要走向光明的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的神学史观和世界史理论,支配了中世纪欧洲史学思想和史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从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到1681年鲍修埃撰写的《世界史论》,这种神学史观是一以贯之的。

基督教产生后,界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成为史学家的工作重心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二)奥罗修斯将基督教与罗马联系在一起

上面说的奥古斯丁将人们的灵魂世界与世俗世界分开的说法,实际上并没有说服当时的罗马人,罗马人对基督教的控诉还在继续。

奥罗修斯则以历史实际回应了这种控诉,明确指出在基督教之前就已经有各种灾难。他恢复了”帝国神学家”的论断,即上帝的意图把奥古斯都和基督联系在一起,接受基督教使罗马具有了合法性。中世纪的年代记史学家继承了奥罗修斯《反异教七书》中,将基督教与罗马联系在一起的书写范式。

奥罗修斯与哲罗姆率先承认了四大帝国,为中世纪史学家树立了典范。对后世史家而言,从现在到末日审判,世界历史就是基督教版本的罗马史,罗马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神圣历史得以延续的关键。

帝国的灭亡动摇了基督教罗马帝国观念

(一)政治变革对史学带来的考验

然而,由于5世纪日耳曼人的入侵,罗马帝国灭亡,永恒基督教罗马帝国观念再次面临考验,基督教史学家再次面临新的任务:神圣和世俗之间的关系不再等同于基督与罗马的关系,界定神圣与世俗的关系再次被提上史学家的议程,基督教史学产生了新的变化。

基督教产生后,界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成为史学家的工作重心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那么,如何处理这些闯入基督教世界的日耳曼人呢?5世纪早期,奥古斯丁和奥罗修斯认为,教会传播福音是上帝让日耳曼人闯入罗马历史的缘由。为建构合法性,在牺牲日耳曼传统基础上,融入了古典拉丁基督教传统。日耳曼民族口传史诗传统最终只能在文学中找到表达,现存的历史著作寥寥无几。

(二)史学家重新建立信仰与现实的联系

罗马帝国解体后,罗马在西方人心中的神圣地位没有在短时间内消失,史学家仍然致力于延续其神圣性,希望与新建立的王国建立联系。

比如格里高利以信仰表白方式将法兰克人的命运与神圣历史联系起来,他认为撰史的目的是”表明我的信仰”,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在上帝的安排下进行的。

基督教产生后,界定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成为史学家的工作重心

米开朗琪罗《创世纪》局部

他的著作《法兰克人史》记录了从创世纪到591年的历史,在序言中写到:”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基督教世界中上帝与撒旦的斗争,是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斗争。”主要记述了当时的教会、行政事务、典章制度等,有文化史家之风范,被誉为”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结论

总结来说,基督教产生后,不仅对社会政治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更对历史学家撰史的方式和史学观念发挥作用:初期史学家尝试将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并列,寻找沟通二者的联系。之后为了回应社会对基督教的抨击,界定了二者间的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面对人们信仰上的断裂,初期史学家再次尝试建立新兴王国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

本文来自作者:江下科技小助手,不代表小新网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s://www.xiaoxinys.cn/10247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